4)190 于谦问罪(二合一)_我成了大明勋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概率也会和稀泥批评两句算了。

  偏偏于谦为人清廉正直,其他官员到京述职,都会争相给王振献金求媚。而他每次进京奏事,两袖清风不带任何礼品,更没有谄媚王振的想法。甚至还写了首《入京》诗明志,讽刺了进贡的歪风。

  以王振的性格,你得罪了他哪怕没把柄,也要创造出来把柄问罪。

  现在于谦搞出了擅离职守的事情,简直是正中王振下怀,立马就叫通政使李锡弹劾。并且还把事情给扩大化,上升到了抗命不忠的地步,势必要一举把于谦给拿下问罪!

  听完通政使李锡的阐述,明英宗朱祁镇脸色凝重起来,把目光看向了吏部尚书王直问道:“王爱卿,确有此事?”

  外官只有一种情况下能返京,那就是述职期间回京“朝觐考察”。

  官员朝觐考察事情由吏部负责,所以于谦到底是不是擅自回朝,王直就能给出确切的答案。

  “回陛下,确有此事。”

  “好,朕令都御史、大理寺卿彻查此事。”

  “臣遵命!”

  都察院都御史王文跟大理寺卿俞士悦出班领命。

  对于朱祁镇而言,官员入狱调查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了,别说区区一兵部右侍郎,就连六部主官跟勋戚都会没事去大狱里面走一遭。

  当然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走走过场,很快就会释放并且官复原职。不过沈忆宸听到后却感到不容乐观,因为主管此案的都御史王文,就是王振的人。

  之前王振侄子王山当法外狂徒,强抢指挥使妻妾,反倒把审问的大理石少卿薛瑄给罢官削职。靠的就是掌控了都察院,才能如此颠倒黑白。

  现在于谦由都察院审问,恐怕下场好不到哪里去。

  “退朝!”

  见到无人启奏,鸿胪寺鸣赞官宣布退朝。

  恭送朱祁镇离去后,沈忆宸忧心忡忡的准备返回公府,看看能不能打探一下于谦的消息。

  就在此时徐珵靠了过来,向沈忆宸行礼道:“沈修撰今日相助,在下感激不尽!”

  “为国为民之举,徐前辈毋需客气。”

  沈忆宸不想揽功,帮助徐珵纯粹是出于大义,并无私情。

  “如若没有沈修撰仗义执言,这篇治水策可能就此埋没了。日后若是有用得上在下的地方,定当义不容辞!”

  徐珵虽然对皇帝偏爱的态度有些失落,但总归沈忆宸帮了自己个大忙,态度还是得表示一下。

  “徐前辈不必如此,晚辈还有要事回府,就先行告辞了。”

  沈忆宸没心思图徐珵的报答,他此刻更多是关心于谦的罪责。按照原本的历史走向,于谦这一关是有惊无险,最终在百姓跟朝中官员的帮助下过关了。

  但是随着自己到来,历史是否还会按照原来的轨迹走,沈忆宸并无把握,只能尽量防患于未然。

  说完之后,沈忆宸留下一脸茫然的徐珵,快步出宫朝着公府走

  请收藏:https://m.yushufang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