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九章 成年_全宇宙最后一个人类幼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能做到依照自己的想法,令钢材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姿态,变成各种各样的零件。

  唯一的办法是通过3D打印来将其“打印”出来。而这,就只能先将钢材变成钢粉了。

  将这第一次开采到的15吨铁矿石完全炼化成符合需求的5吨钢粉,耗费了赵长星大约两个月的时间。这还是后面操作的熟了,速度大大加快的缘故。

  之后是第二次开采,第三次开采,一直忙碌了差不多足足一年时间,才将建造第一座高炉所需的所有金属材料准备好。

  在这之后,赵长星便需要在化学与化工实验室之中忙碌了。

  建造高炉,只有金属材料显然是不行的,还需要其余的譬如线缆、隔热、绝缘等材料。这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橡胶。

  塞德娜星上很显然不可能有橡胶树,不可能产出天然橡胶。但幸好,地球时代的人们已经研发出了完善的人工橡胶合成路径,在实验室之中,赵长星便可以通过各种化学反应来自己生产。

  这方面的准备又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在一号基地建成之后一年半的时候,赵长星终于将各种材料全都齐备,然后全都放入到了3D打印机之中,从数据库之中调出高炉的图纸,输入进去,接着便开始了打印。

  这过程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一体成型,全自动化。于是三天之后,赵长星便得到了第一个可以较大规模——估计最高日产量高达2吨,远远超出现有电炉产量——的高炉。

  于是对于各种矿石的需求立刻开始攀升了起来。赵长星不得不疲于奔命,每过几天便需要抽出专门的一天时间,前去黄铁一号矿脉,或者锰矿一号、稀土一号等地方开采矿产,然后一股脑的拉回一号基地来。

  3D打印的功能虽然强大,但效率还是太低了。赵长星必须要拥有自己的金属加工能力,比如切削、铸造、冲压等,只有这样才能大规模的产出各种型号、各种规格的零件。他现在所冶炼出来的各类金属,便是在为第一台车床的制造做准备。

  火种号飞船之中是有工业级的芯片及数控模块储备的。这玩意儿体积小,重量轻,但技术含量很高,短期内一号基地根本不可能建造。所以很显然的,当初的火种计划执行人员必然要在火种号飞船之中大量储备这些东西。

  所以,这第一台机床,将会是一台十分具备科技含量的数控机床。它可以在小希的直接操纵之下,生产出各种各样的精密零件。

  机床的建造又用去了半年的时间。于是,此刻的赵长星便终于具备了金属冶炼与加工能力,生产效率极大提升。

  但这还不够。一台机床很显然不能满足所有需求,后面还得制造一些其余的金属加工机械。

  在赵长星日复一日的忙碌之中,四年多时间转眼即过。不知不觉间

  请收藏:https://m.yushufang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