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44章_红楼从辽东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笑。

  “我笑的事,你现在还不懂,至于建立教堂之事,我准备在所获得的济州岛开始。

  等你们的行为,得到了我的认可,我将会彻底放开,而且济州岛现在不但对你们教派放开,同样也准许各国到此地经商贸易。

  “济州岛?”

  王丰肃不知道此地在哪里。

  “具体的事情,你自己去问李成贤,他会告诉你如何做的。”

  王丰肃点点头,只要允许他修建教堂,在哪里都可以。

  “请问将军,如何才能获得你的认可?”

  王丰肃等着金州将军的狮子大张口。

  “只要遵守我的法律,不做伤害我国的事情,我欢迎任何国家的,爱好和平的有文化的人和事务来济州岛。”

  就这么简单?

  王丰肃犹豫的正要离开的时候,唐清安终于还是忍不住叫住了他。

  “将军还有什么吩咐吗?”

  “十年后,你会明白我为何发笑的。”

  带着疑问,王丰肃满头雾水的离开了。

  等王丰肃离开后,谢友成皱着眉头进来,急匆匆的送来一个消息。

  唐清安打开一看,是沈阳那人传来的。

  “一升米一两银子,这是赈济吗?”

  根据那人所言,蛮族国内如今开始缺粮,前番冒险去攻打喀尔喀部落,一则是为了消除隐患,二则也是为了获得物资。

  在老奴的手段下,速战速决获得了成功,但是并不能彻底解决粮荒,不但从百姓手里抢夺了积存,最后假惺惺的说开仓卖粮给汉民。

  好一个一升米一两银子。

  这是赤裸裸的抢劫啊。

  “根据我们的探报,复州,盖州,海州……岫岩,各地都有辽民开始起义。

  上个月,岫岩的义民被蛮人所镇压,屠杀了数千人。”

  听完谢友成的汇报,唐清安了然。

  更大规模的难民,已经拉开了序幕。

  金州,镇江两地的官员,以为年初已然达到了收留难民的高峰时期,却没有想过老奴的统治会这般的惨无人道。

  接下来金州,镇江上下,要全力开始收留难民了。

  “去请顾应时。”

  唐清安想了想,把顾应时招来了,前番他负责旅顺的盐场,而且从金州一路来镇江,也知道金州各地的具体事宜。

  “现在大小长山的渔船有多少艘了,每月可获得多少渔获?旅顺的盐场产量有多少?各地的田亩,如今合计有多少?”

  才一进门,就听到了一系列的问题。

  顾应时脑海里整理了好一会,才把问题一一的展开,一条条的回忆起。

  “渔船如今大大小小有一百七十艘,每月可获得渔获一百五十余万斤海产。

  旅顺的盐产量,如今每日可产盐两万余斤,这些盐一半用来民生,一半用来腌制。

  如今各岛田亩十万,金州本土田亩六十万,镇江到金州,各地新开发出十一万,预计在播种前,可达二十万亩,朝鲜各岛需要清理,进度缓慢才不足五万亩。

  所有田亩合计九十六万石,其中有十六万亩田地用来种大豆,蔬菜,麻棉等作物。

  去除这些杂田,有大概八十万亩,有的地肥产量高,可达两三石,有的地贫只达石余。

  因此每年合计一百六七十万石蜀黍谷,去壳后可得米一百一二十万石。”

  唐清安皱起了眉头。

  这百余万石蜀黍米,刚好能养活现在金州和镇江七十余万民众军士。

  现在的金州和镇江,都有一股懈怠的风气。

  上下齐心吃了两年余的苦,大家终于能吃饱肚子了。

  第一年,多少人忍受饥饿,导致疾病缠身,留下了不少的孤儿。

  现在唐清安要逆着来。

  金州镇江上下。

  仍然要继续饿着肚子。

  人心啊。

  向谢友成和顾应时两人敲了警钟后,唐清安和金州的二弟刘承敏,夫人秦可卿分别去了一封信。

  请收藏:https://m.yushufang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