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13 刘克师的建议_宋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庆王来担任,便是试图通过这样的举动,来告诉天下人跟朝廷,北地依然是朝廷的疆域,非是他叶青的私人疆域。

  而随着安北、安东其他两都护府的重置,叶青势必还会继续把大都护府的职位留给皇亲宗室来担任,虽然是遥领,同样还是名义上并无任何实权的大都护,但如此一来,多多少少还是可以让一部分的质疑,因此而消失于无形之中。

  北地与朝廷相反,特别是在当下这个与金、蒙古人为邻的时期,文轻武重自然就成了北地不受欺压,甚至可以占据主动而需要坚守的准则。

  如此一来,只要叶青名义上与虞允文、辛弃疾,还有他刘克师兼任着三大都护府的副都护,那么在朝廷跟前最起码就可以有一个名正言顺的交代,而不是再像之前那般,笼统的一个北地节度使的差遣,让叶青的正统性跟合理性,一直都受到来自各方各面的质疑。

  这些年来刘克师也能够看出来,只要兵权紧握手中,那么叶青在北地想要做什么事情,就可以完全依据自己的想法儿去做,而不是要受朝廷的节制。

  所以如今的叶青,完全无需要大到让人惊叹的职差,反而是需要把眼下的实力加以稳固才是要紧之事儿。

  大都护之职宗室遥领,从而使得北地名义上都乃是大宋朝廷的疆域,而辛弃疾、虞允文,以及他刘克师又是以叶青马首是瞻,只要他们三人以都护府副都护的名义,帮叶青稳定好各路政务与财力,再加上叶青手里牢牢紧握的兵权,那么叶青实质上就无异于北地的王。

  民、军、财,一个集团势力最为重要的无非就是这三点,民政、军政集三大都护府之身,而另外的财政,则一直都是在合二为一的淮南路,所以于叶青而言,任三大都护府的副都护与淮南路的安抚使两大差遣,就足以解决掉所有的问题,从而还能够使得他在天下人跟前,拥有一番更好的忠臣声威,还可以减少来自朝堂之上的攻讦跟朝廷的忌惮。

  不过话说回来,这些不过都是一些欲盖弥彰的心照不宣手段罢了,但政治向来不就是如此?彼此心知肚明不捅破最后一层窗户纸,而后而取所需而已。

  当然,这也并非是一劳永逸的办法,毕竟,时代在发展,所有的一切都在因变化而变化,当下能够做的,不就是跟随着时代的步伐,用最为适合当下的策略来为自己谋取最大的利益。

  叶青最终同意了刘克师的建议,或许这也是为何叶青任何人都没有说,只告诉刘克师的用意。

  毕竟,刘克师作为北地的第二个叶青,更懂叶青,也知道该如何为叶青来在北地谋取、集中最大的权力。

  只是,有些话已经不适合他亲口去说,而是需要借助他人的劝说,来让北地的所有人明白,叶青如此乃是众望所归。

  权谋或许就是如此,在达到一定的身份地位后,自己想要的便可不经自己的嘴说出,而是通过点拨自己的手下来帮自己说出来,从而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刘克师没有问安北、安东两大都护府的大都护、副都护人选,毕竟,这才是该叶青亲自过问的事情,自己身为忠诚于叶青跟前的属下,可以肆无忌惮的为了维护叶青的利益而畅所欲言,但在不该自己过问、插手,没让自己过问的事情上,刘克师同样能够做到,不闻不问。

  崇国公是叶青认为最为适合长安安北都护府大都护的人选,而至于济南的安东都护府,叶青自然是打算把此当作一份大礼,送给朝廷,而后由朝廷来决定,差遣谁遥领。

  自然,这份大礼叶青寄望收到的回报,便是绕过朝廷,由圣上钦点的恩科进士,以此帮北地解决官吏与科举的问题。

  请收藏:https://m.yushufang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