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99章 废衍圣公,意料之中_大明:我帮老婆做女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了本朝竟然还是蒙古人血脉,这不等于欺骗了大明读书人二百多年吗?

  是可忍孰不可忍?!

  阁臣们没话说,朱媺娖却又接着道:“朕会派锦衣卫南镇抚司参与此事,争取查出北孔为蒙古人血脉之文献证据。介时当以《大明报》公告天下,令天下读书人知晓曲阜孔氏之真面目!”

  阁臣们这时彻底回过神来。

  马士英当先拱手道:“陛下英明,这北孔欺瞒了我大明读书人两百多年,就该如此严惩。”

  张有誉、何应瑞等亦纷纷附议。

  黄道周则问:“陛下,既然废除北孔衍圣公之封号,可要封给南孔?”

  “南孔于我朝有何功劳?”朱媺娖反问。

  黄道周一时无言。

  南孔北孔,说到底都是孔子后人繁衍出来的两个家族而已。南孔虽然是真孔子后人,在改朝换代中也表现出了一定的民族气节,但对明朝确实没什么功劳。

  大约是接受不了没有衍圣公,过了十几秒,黄道周又劝道:“陛下,南孔毕竟乃至圣先师后人,且颇具气节,可为天下读书人表率。

  而尊孔重儒,不仅可稳固天下读书人之心,亦有利于我大明长治久安。”

  这回轮到朱媺娖沉默了。

  因为另一边郝光明在说话。

  “儒家思想确实是我们神州传承的重要内核,已经跟我们民族文化难以切割了。

  另外,儒家思想并非都是坏的,有不少可取之处,只不过从宋朝开始就渐渐长歪了而已。

  还有一点,你以后要对外扩张,可以改造儒家,令其为大明文化扩张服务。

  所以,不妨学习后世,给南孔封个至圣先师奉祀官当当,也能稳住你们那边儒生的心态,避免他们一下子乱起来。”

  朱媺娖觉得郝光明说的有道理。

  见黄道周还在眼巴巴地看着,她便道:“衍圣公三投异族,名头已经臭了,朝廷再册封给南孔亦难以鼓舞读书人。

  这样,便封衢州孔氏为至圣先师奉祀官,品级同国子监祭酒,负责替朝廷及天下读书人供奉、祭祀孔子。此事便交由礼部去办吧。”

  黄道周知道,朱媺娖本就不重视儒学,能做到这一步已经是退让了。

  他若再劝朱媺娖说不定会适得其反,于是便应道:“臣领旨。”

  ···

  内阁会议结束后,朱媺娖招来李振武,让锦衣卫南镇抚司参与查办曲阜孔家。

  “务必设法获得曲阜孔家族谱及相关文献,查出其祖上乃蒙古人的实证,明白吗?”

  ‘看来陛下是要彻底弄垮北孔了。’

  心中如此想,李振武眼中闪过一抹异色,抱拳应道:“臣明白。”

  之后李振武并没有离去,而是说起另一件事。

  “启禀陛下,南镇抚司查出了清丈专员的一些问题,此类事疑似有勋贵、大地主为幕后主使。”

  说着,李振武将一封奏章呈上。

  连翘传递过来,朱媺娖打开很快阅览完,并皱起了柳眉。

  因为担心清丈队伍出问题,坏了田税改革的大事,朱媺娖便让李振武分派人手暗中监察应天府各县的清丈队伍。

  没想到还不到一旬的功夫,就有十几个清丈专员出了问题。

  或是经受不住诱惑贪腐,或是在处理事务时中了圈套办错事,还有被人找到关系劝说成勋贵、地主内奸的···

  幸亏朱媺娖对此类事情的出现早有心理准备,不然看到这份奏章非得气得火冒三丈。

  郝光明早就说过,清丈专员也都是人,而且有一千多个,田税改革又赋予他们颇大的权利,朝廷还要求高效推进田税改革。因此,肯定会有些人出问题。

  只是朱媺娖没想到,问题出得如此快。

  回过神来,她便道:“继续监视这些人,搜集他们的罪证。另外,暗中查清楚幕后主使之人。”

  李振武听,便明白朱媺娖是要以这些出了问题的清丈专员为诱饵,将幕后主使给找出来,乃至一网打尽。

  对南镇抚司来将,这无疑是一次立大功的机会。

  他毫不迟疑地抱拳应道:“臣领命!”

  第一更。

  请收藏:https://m.yushufang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