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63章 一纸诏书速还京_盛唐夜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于天门岭中伏兵败,八万兵马损失怠尽。

  每每这消息传来,叶畅就不禁扼腕叹息,如今大唐边军资费支出已经是开元年间的五倍以上,耗费国家无尽财力,特别是那宝贵无比的人力,却获取边将个人的小小功劳,这实在不是什么明智的事情。

  “高仙芝此人好大喜功,更胜于哥叔翰,而且他军中宿将,向来骄矜,此前又屡战屡胜,我怕他在安西行冒险之事。而且,还有一忧,便是犬戎。如今剑南有我,犬戎无法出铁桥城、安戎城,河曲有哥叔翰,犬戎无法出石城堡,他们能拓展的唯一方向,就是小勃律……”

  面对大唐在铁桥、石城堡的优势,这两个方向,犬戎只能采取守势,而且这两年来,叶畅还屡屡组织蛮人深入犬戎境内,俘虏犬戎军民充当农奴——战果不算辉煌,但足以⊥犬戎头痛万分,那些同他们一般适应高原气候的蛮人,比起汉军可要难缠得多。

  为应对这种情形,犬戎除了加强对东南的防备之外,另外一条选择,就是猛攻安西都护府,尽可以从大小勃律出兵,逼得大唐把国力耗在漫长的补给线上,也迫使大唐不能在剑南或者河西全力向它进攻。

  而此时位于葱岭的诸国,也不是什么好货色,它们周旋于大唐与犬戎之间,还要加上位于中亚的另一个庞然大物大食,借助几家大势龗力之间的角力,它们小心翼翼地保持着自己的独立。

  “葱岭诸国也难。”李白叹了口气。

  “有何为难,全心向华即可,便是以石国为例,其国三百余城,大多为华人所建,大唐原本为其故国况且,无论是大食还是犬戎,对其都是勒索无度,大唐不唯只要象征性地贡物,还许他们丝路之利……以我所见,就是贪心不足,带价而沽”

  李白笑了笑,在这个问题上没有接口,他对此是有不同意见的,比起叶畅,他更熟悉葱岭一带的情形,毕竟他父亲曾经在那儿做过生意。

  “十一郎,你要当心。”李白没有再提葱岭诸国,却转而说道。

  “什么?”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有李相公在朝中,你是不必害怕什么,但李相公如今年事已高了……另外,太子那边,你要千万当心。”李白又道。

  叶畅讶然看着他,李白的意思,他很明白,只是奇怪的是,一向率直的李白,竟然也有这样的觉悟了。

  “跟你身边两年有余,就算是个白痴,总也得学会些东西吧?”

  叶畅哑然失笑,正待再说,突然间,见蔡明急匆匆地赶了过来。

  “智华,有何事?”

  “朝廷有密旨,召中丞回长安”蔡明低声道:“使者正在城中,中丞速速前去接旨吧”

  “召我还京?”叶畅愣了愣,眉头皱起。

  李林甫在杨钊还京之后,便试图召他回长安,但屡屡被李隆基所阻。叶

  请收藏:https://m.yushufang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