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57章 源义经与源赖朝_启明1158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装,有人拿着铁制农具,穿着自己的简单衣装,有人干脆拿着竹枪、木棍,穿的破破烂烂如同叫花子。

  这根本就不是军事意义上的军队,更像是流民队伍。

  所以孔振德当时遇到那支三万人的平氏军队的时候,甚至以为自己遇到了东拼西凑的农民起义军,一度还以为是不是平安京爆发内乱了。

  真正交手起来,过程也是很简单的。

  对方的战术就是步卒做炮灰负责拉扯,精锐武士负责搏杀决胜,军队层级泾渭分明,互不统属,互不帮助。

  武士们不会因为步卒们被残杀而出击,步卒们也不会因为武士们陷入困局而出击。

  一般来说,精锐武士集团的突击遇到困难陷入困局的时候,就是步卒们动摇的时候,武士们败退的时候,步卒们早就撒丫子逃跑了,速度飞快,堪比飞毛腿。

  这种战争观念,难道能和明军相对抗吗?

  答案是否定的。

  步卒们遇到了战争观念远远超越他们好几个时代的一个整体的明军,毫无疑问被明军军阵撞得粉碎,精锐武士集团试图力挽狂澜发挥一下,也被明军碾碎。

  明军各兵种会配合,会变阵,有冷兵器和热兵器的配合使用,没有个人英雄主义,崇尚集体决胜。

  而日军不会。

  显然,源赖朝和北条时政也是如此看待战争的。

  他们虽然觉得自己有支援对方的必要,但是因为自己这边武士的实力不够强,数量也不够多,所以需要很多时间去准备。

  他们现在刚刚进行号召并且正在举兵的过程之中,还需要时间征召更多的军队,准备更多的粮草和后勤。

  他们需要更多的时间招募勇敢的武士,需要更多的时间招募数量足够的炮灰步卒,招募不来,那就强征,俗称抓壮丁。

  可明军会给他们这个时间吗?

  他们还不知道,明军的进攻效率是以日为时间计算单位的,而他们的一切行动却都是以月做为时间计算单位的。

  双方在这个层面上有着巨大的差距,这也是日本国无法展开有效抵抗的重要原因之一。

  明军太快了,快的他们目不暇接,根本没有时间组织足够的军队集合起来形成战斗力。

  唯一一支形成战斗力的成建制军队还被明军正面吊打,全军覆没了。

  源赖朝和北条时政的想法是好的,但是在明军超高的进攻效率之下,他们的想法估计仅仅只能算作是想法。

  他们没有时间集合东部日本的全部武装力量来对抗明军了。

  他们只能被迫迎战明军,被迫一个国一个国的单挑明军,被明军把大战场化为小战场,并且在小战场上形成绝对兵力优势和军事优势,从而兵败如山倒。

  源赖朝忙忙碌碌进行军事筹备的时候,他的同父异母弟源义经从东北边境的陆奥国紧急抵达了伊豆国,并且带来了陆奥国藤原氏家族响应源赖朝号召的消息。

  藤原氏正在准备军队,时机一到,立刻南下支援他们。

  源赖朝很高兴,设宴款待了自己多年未见的兄弟,然后向他告知目前的紧急状况。

  源义经则表示自己愿意带领一支军队前往和明军交手看看,总不能就这样放任三国单独挑战明军吧?

  源赖朝将自己这边的实际问题告诉了源义经,源义经表示理解,然后决定带着自己带来的三十名骑兵紧急赶赴美浓国,进行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的支援,以提高源赖朝一方的声望。

  此时是共和二零一七年的七月十三日。

  明军北路军由苏绝率领进攻若狭国,南路军由孔振德率领,水陆并进进攻伊势国,中路军主力依然是辛弃疾率领,突入美浓国。

  三路大军齐头并进,在七月十三日的时候,南路军和北路军都取得了决定性胜利,而中路军则在美浓国遭到了当地地方势力的顽强抵抗。

  在所有的防御设施都被破坏之后,当地守护美浓源氏家族较为勇武,始终不愿意认输。

  在主力崩盘的情况下,他们集中最后的一千兵力在岐阜城破之后和明军展开了决战。

  请收藏:https://m.yushufang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