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35 公道正义(二合一)_我成了大明勋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明造成的损害将不可估量。

  前朝已经有过先例,现在不把谋逆苗头扼杀在萌芽之中,还等什么

  “英国公不愧为辅弼之臣,可谓赤胆忠心!”

  朱祁镇这句话说出来,廷议重臣们瞬间就领悟了他真正的心意,那就是坐实鲁王谋逆之罪!

  其实对于鲁王这名叔父,朱祁镇从来就未曾有过好感。

  他继位之初,就被欺负过年幼,发生了鲁王亲王令旨领物的奇葩事件。

  要知道先帝明宣宗经历汉王之乱,恰巧就是发生在继位之初的宣德元年,鲁王朱肇輝这种僭越举动,很难不让人产生联想。

  对于皇帝而言,不追究不代表着不存在,只是缺了一个整治的借口罢了。

  如今代表着朝廷的佥都御史沈忆宸,代表着地方的布政使王英,代表着王府的长史简宁,三方联合弹劾鲁王朱肇輝谋逆,等于给了朱祁镇一个动手的理由!

  可鲁王朱肇輝在封国就藩四十几年,能牢牢掌控联合地方朝廷官员,就代表着他不是什么简单人物。

  沈忆宸大肆缉拿巡抚张骥跟鲁王世子,哪怕做的再怎么隐蔽,都无法在兖州府地界躲过鲁王朱肇輝的眼睛。

  察觉到情况不对后,朱肇輝并没有愚蠢的跟沈忆宸硬刚,反而立马派人带着请罪书赶往京师。并且这封书信,交给的还不是朝廷或者皇帝,而是皇太后孙氏!

  朱肇輝很清楚自己跟皇帝朱祁镇的关系不好,因为这些年他数次上表请求朝觐,每次都被明英宗以“道里跋涉”为由给拒绝了。

  一次两次还好,接连着拒绝了四五次,傻子都明白皇帝不想见自己.

  上疏向朱祁镇请罪,很大可能没什么效果,相反皇太后孙氏耳根子软,加之曾经得位不正,很偏向于外戚宗室。历史上国子监祭酒李时勉,就是通过外戚会昌伯孙忠向孙太后进言,才得以从王振手下获救。

  于是乎这次廷议之前,孙太后面见的朱祁镇,替鲁王朱肇輝求情了几句。

  这也就是为什么,朱祁镇廷议表现如此诡异,始终没有主动表态的原因。

  古代以孝治天下,哪怕朱祁镇对于孙太后的求情不满,他也不好公开驳斥母后的意见,只能慢慢等待着朝臣们,说出他想要的答案!

  “英国公之言老成谋国,臣赞同惩处鲁王谋逆之罪!”

  皇帝既然已经表态,共同主管宗室事务的礼部尚书胡淡,立马就调转了口风

  “藩王不臣之心,当严惩以儆效尤,臣附议!”

  内阁首辅马愉见风使舵,站了出来表达意见。

  眼看着皇帝、勋戚、六部、内阁达成了一致意见,阉党王文哪怕再怎么看不惯沈忆宸,也明白什么叫做大势所趋。

  “藩王谋逆之事,确实应该防患于未然,是臣考虑不周,还请陛下责罚。’

  都御史王文立马跪下请罪,对于这种过错,朱祁镇当然不会予

  请收藏:https://m.yushufang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