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7 处理完毕_我成了大明勋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御史的名号不一定能吓住他们。

  “无妨,如若不交,你只需把抗税最激烈的那一家告知本官即可。”

  话都说到这地步了,姜沛只能拱手道:“下官遵命。”

  “王能,你带几个人与姜县丞一同返回县衙,协佐运粮之事。”

  河湾处百姓已经到了生死存亡之际,米粮早一分钟运来,说不定就能多拯救几個人的性命。

  沈忆宸对于阳谷县官吏的办事效率并不放心,王能等人就是去督促跟监视的。同时让他们在姜沛的身边,也能时刻给他带来一种危机感,不敢动什么歪心思。

  “小的明白。”

  王能立马招呼几个矿工,跟随在姜沛左右一同返回县城衙门。

  望着阳谷县官吏远去,卞和这才开口说道:“东主,县衙余粮必然不多,无法长久支撑数万灾民的消耗。”

  “另外追缴三大家粮税,恐会生出事端,得做好后手准备。”

  “卞先生有何建议?”

  沈忆宸明白卞和忧虑的事情,这也正是他自己担忧所在。

  论起地方亲民从政经验,沈忆宸远远逊色于卞和,他没有强装一副运筹帷幄的模样,而是选择向对方请教。

  “征集粮草为第一要务,如若这个问题没有办法解决,一切谋略计划如同空中楼阁,随时都会崩塌。”

  “没错,可按照阳谷县的情况来看,整个山东地界的余粮都不乐观,很难从其他地方大规模征调粮草。”

  这次山东张秋镇的黄河溃堤,兖州府、东昌府、济南府、济宁府、泰安府都受到了波及,可以说大半个山东地界泽国千里。

  沈忆宸相信阳谷县的情况不是个例,而是山东地界的普遍现象,否则在运河两岸就不会看到如此多逃难河北的灾民。

  想要从山东其他州县大规模征调粮草,几乎不可能。

  “东主,我们可以把目光跳脱出山东地界。”

  “运河?”

  “是的,运河上不仅仅有官府漕运,还有民船运输北上的米粮,我们可以拦截下来大量收购!”

  明朝大运河以运输征粮为主,但这并不意味着整条运河就没有其他商贸活动。

  每年江南的秋收时期,只要不是遭逢到大规模的灾难,粮食都会处于一个供大于求的阶段,从而拉低了米价。

  很多大商户就会趁着这个时机,大肆收购便宜的米粮运输到北方售卖。同时冬歇期的农户们,也会选择在这个阶段运粮,赚取些银钱补贴家用。

  如果能直接在运河上收购米粮,不但解决缺粮困境,甚至还省去了长途跋涉陆地运输的损耗,可谓一举两得。

  不过却有一个现实的问题摆在沈忆宸的面前,那就是钱从哪里来?

  因为名义上沈忆宸是来治水的,赈灾并不在他的出使任务范围之内。而实际上治水却与赈灾一体,如若处理不好灾情,治水之事根本就无从谈起。

  靠着一群马上

  请收藏:https://m.yushufang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