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96 莫问前程 (二合一)_我成了大明勋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前,过来训斥两句?

  “下官见过高中堂。”

  不管对方因何而来,礼数这东西不能少,也不敢少。

  看着背负包囊的沈忆宸,高穀脸上表情有些复杂,他从始至终都没有喜好过这名下属,甚至可以用讨厌来形容。

  但廷议上沈忆宸毅然决然的选择去山东治水,还是让他刮目相看。如今对方要离开东阁,高穀带着一种上官跟长辈的心态,想要临别赠言几句。

  “沈修撰此去山东治水,肩负天子万民之期待,本官在这里祝你一帆风顺,马到成功。”

  “谢中堂赠言。”

  高穀本打算就说两句客套话结束,却不知道为何,心中多了一丝感触不吐不快。

  “向北,你在本官手下任事半年,凭心而论做事无可挑剔,无愧于三元之资。但为人本官却不喜,似有一种蠢蠢欲动的野心,想要挑战既有之规则!”

  高穀的这句话,让沈忆宸沉默了。以往别人认为他的野心,无非就是权势欲望这些,最多也就是当个奸佞权臣。

  而高穀去看到了更深层的东西,自己骨子里面不太愿意遵守大明的既定规则,所行各种逾矩之举,也是在挑战着这些规则!

  只能说半年时间的相处,哪怕关系不怎么样,也确实比旁人看的更清楚。

  “吾等文人究其一生,所求不过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本官不知你心之所向,但在行上已经立言,如今治水去立功,只盼最终别忘了立德就好。”

  高穀此刻也算是借着赠言,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以及对沈忆宸的告诫。

  《左传》里面描述,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

  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文人一世,最上等为树立德行,其次为建功立业,最次是创立学说。

  做到了这三件事情,哪怕岁月如梭、沧海桑田,也依然会被世人所铭记,永远的歌颂传承下去,这就叫做永垂不朽!

  沈忆宸曾在国子监发表过“经世致用”的学术观点,虽然受限于时代背景跟影响力,并没有大范围传播开来,也没有得到世人认同,但勉强算得上是立言了。

  如今更近一步,前往山东治理黄河水患,一旦成功可谓不世之功,毫无疑问走在立功的道路上。

  但最终是造福万民,还是祸国殃民,看的是立德!

  高穀琢磨不透沈忆宸,所以借三不朽言论,起到鼓励跟约束的双重作用。

  “中堂所言,下官铭记于心。”

  虽然沈忆宸也不喜高穀这种明哲保身之人,他更欣赏张居正那样的阁臣。但对方所言深明大义,无从辩驳,为了反对而反对同样不是沈忆宸的风格。

  “去吧,期望待你归来之时,是山东万民安康之日。”

  “下官告辞。”

  拱手行礼,沈忆宸昂首阔步朝着宫门方向走去。

  相比较紫禁城的红墙金瓦,那一

  请收藏:https://m.yushufang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