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0 于谦问罪(二合一)_我成了大明勋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今天太阳是打西边出来了吗?山东治水工部群臣都没有进言献策,两个毫不相关的翰林官倒是力荐治水策,什么时候翰林清贵这么闲了?

  而且问题是术业有专攻,翰林官让他们去辩辩经、修修史是一把好手,什么治水赈灾还是免了吧。

  当年建文帝就是信了两个纸上谈兵的货,把皇位都给折腾没了,嘴上功夫厉害就是空谈误国啊!

  所以奉天殿内外群臣,都不太相信沈忆宸跟徐珵两人,有什么治水能力。

  徐珵更是一脸不敢相信的望向沈忆宸,以他的智商很清楚支持自己的风险。再说两人不过是点头之交,沈忆宸何必做这种高风险低回报,甚至是没有回报的事情?

  身为一个为了权势不择手段的人,徐珵不相信这个世上会有人因为公心大义支持自己。就算有,怎么看也不像是沈忆宸这种聪明人。

  “喔,沈爱卿也会治水?”

  经历过朝贡大礼的表现,现在朱祁镇对于沈忆宸“关爱有加”,立马就饶有兴趣的问了一句。

  “回禀陛下,臣修《寰宇通志》钻研过地理跟水利,徐检修所献确属良策,即能救山东万民于水患,又能保障漕运之通畅。”

  听到漕运二字,算是命中了朱祁镇的担忧。

  毕竟水灾什么的只能影响到局部,漕运断了京师乃至整个北方大地都得断粮。到时候别说瓦刺也先部,就连归附的兀良哈三卫都能趁乱入侵大明。

  “就依沈爱卿所言,徐检修治水策呈上来吧。”

  朱祁镇一声令下,通政司的官员从徐珵手中,把那封治水策呈递到了御案上。

  翻开粗略了扫视了一遍,对于其中的一些治水方案,朱祁镇满意的点了点头。

  虽然他并不是什么水利专家,但好歹也在大明最顶尖的“帝师班子”手下教导了十来年,奏章中有没有真才实学的东西,朱祁镇还是看得出来的。

  徐珵的治水策不是那些空谈的“之乎者也”,策略方案条理清晰,执行步骤也言之有理,确实称得上是水利良策。

  “沈爱卿真乃学识渊博、慧眼识珠。此封治水策暂且留下,待朕与内阁、工部卿家们商议后,再行定夺!”

  山东治水方案不是小事,就算徐珵这封治水策不错,也得通过内阁、工部众大臣商定之后,才决定是否执行。

  同时这件事情也增加了朱祁镇对于沈忆宸学识的认可,以前仅仅是四书五经,现在看来工科杂学同样擅长,不愧是六元魁首之才,简直无所不知!

  “谢陛下赞赏。”

  沈忆宸松了口气,磕头谢恩。

  只要这封治水策能顺利进入到朝议阶段,那么通过的概率就接近百分之百。

  毕竟满朝大员们只是独善其身,不代表着他们没有能力,看不出来这份治水策的含金量。如今有了自己主动背锅当这个担保人,锦上添花赈灾救民的

  请收藏:https://m.yushufang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