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一十四章 思潮_我真不想当小说家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目组,

  在海边一处位置合适位置选址,由一位可控核聚变领域的权威院士担任项目总负责人,建造这个实验堆。

  实验堆的目标是直接达到示范堆的标准,能进行相当功率的发电供电。

  而与此同时,

  除了吴木所在国家以外,其他一些大国,也在轰轰烈烈进行着‘可控核聚变实验堆’的建造。

  至于一些小国,即便是他们也同样能接收到这份资料,

  但他们能找到掌握这份技术资料的人才都很少,也没有这个资源和能力去建造可控核聚变的反应堆。

  于是,

  几乎是必然的,几个大国之间,掀起了一种可控核聚变反应堆建造进度的竞争风潮。

  而同时,

  各个大国都还进行另一件事,

  就是黎曼猜想的证明。

  抽调相关学者着重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

  通过政策措施,刺激相关学者研究者对这方面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同时大力鼓励基础理论研究。

  毕竟基础理论的研究是系统的。

  可能某个并没有什么太大实际价值的结论,就是黎曼猜想证明的前置条件。

  也可能缺乏一些基础理论,让黎曼猜想的证明始终停滞不前。

  不过这些,

  和吴木这个历史系学者都关系不大。

  他依旧是照常上课,做他的历史研究。

  只是偶尔收到官方那边同步过来的相关消息,才会思考一些关于‘观测者文明’的问题。

  不过观测者文明发来这电磁波信号带来的影响,还是在整个社会展现,

  也在吴木周边呈现。

  最开始,主要是在思想浪潮上。

  ‘观测者文明’发射来的电磁波信号实在是不那么困难接收,

  以至于有很多机构都在当时接收到了电磁波信号,其中还有些私人组织。

  所以即便是各大国对这件事儿默契的默不作声,

  但这件事情还是在网络上吵得沸沸扬扬,很热闹。

  不过幸好对观测者文明发来信息翻译上还是存在一些难度,在加上官方明显下场混淆视听。

  于是网络上的舆论基本就是基本统一认为有外星文明对人类发送了信息。

  但对信息中具体是什么内容,网上的消息就很杂乱了,

  而真实的内容就混杂在其中,反倒是让大多数人不清楚了。

  而同时,

  各国官方的竞争‘可控核聚变反应堆’建造进度的行为,

  和鼓励基础研究的措施,

  也就带来了整个社会思潮偏向于理论和科技研究的方向……当年报考理工科的学生大幅度增加,网络上舆论讨论最多的事情就是技术研究的突破,

  就连往常常见的明星新闻都给压了下去。

  而在这种思潮下,

  吴木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报考历史专业的学生变少了,

  或者说少了很多很多。

  之前他还有在教一门历史方面的兴趣选修课,

  以前都是爆满,这段时间,一上课,课堂里就稀稀落落几个人。

  夜深人静的时候,

  吴木看着官方通过过来相关信息的进度,

  都忍不住想,

  在这种明显要开始大发展,或者说人类文明又一次工业革命的时候,

  他这个历史学者能做点什么。

  他好像都失去了作用。

  莫名地……吴木竟然都在想,他要不要也趁现在还算年轻,改研究其他理科专业算了。

  未来随着科技发展,肯定是需要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

  抱着这种莫名的想法,

  吴木睡了过去。

  剧情在这之后,

  时间跨度再次开始拉快。

  文中,

  因为投入大量人力和资源,

  再加上强大的组织能力,吴木所在的国家最先建造出依赖‘观测者文明’提供技术的可控核聚变反应堆。

  这个实验示范堆的点火顺利完成,运行时间持续,发电功率完美达到预期,

  随后示范堆转为商用,直接并网发电。

  示范堆的成功之后,因为观测者文明提供的技术本身就是完善的,

  更多的聚变反应堆开始在各地建造起来。

  由此掀起了整个文明天翻地覆的变化。

  请收藏:https://m.yushufang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