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710章 骄兵悍将_家父汉高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正在与他诉说着什么,只是陆贾的脸色看起来不太好,没给这位天下闻名的贤王什么好脸色,反而是一脸的焦躁,明显没有攀谈的意思。

  刘恒此刻也是不容易。

  改制的事情,最先要说服的就是这位奉常。

  虽然说自己是三公,而奉常只是九卿。

  但是这个九卿乃是九卿之首,手里的权力实在太大,本人又是德高望重,是天下闻名的学问家,立下赫赫功劳的纵横家,开国之功臣,儒家荀圣之弟子,诸多身份加在一起,就是三公也不敢对他怎么样。

  而最关键的是,这位陆奉常对改制的事情显然不是很喜欢。

  刘恒也能理解他的想法,毕竟在当下的官制下,他大权在握,几乎所有的重要部门都在他的手里,若是改制,这些可就要细分了。

  但是太后那边给出了建议,让他想办法得到这位陆公的支持,还让他不要想着能通过口才或者别的什么来说服,刘恒这就犯难了。

  就在这个时候,朝议正式开始了。

  众人走进了皇宫内,就连太尉也出现在了这次朝议,但是大家已经不再惊讶,太尉频频出现,众人都有些习惯。

  刘长人高马大的坐在上位,群臣则是坐在他的面前,众人开始商谈近期内所发生的事情。

  首先还是农。

  栾布起身,说起了试验田的成果,因为庙堂对农业的关注,农家在这十几年的时日内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其弟子遍布各国,虽然在庙堂上依旧是弱势群体,说得上名的只有一个在内史担任左丞的董安国,但是在地方上,他们已经迅速膨胀,基层力量和影响力暴涨,成为了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而农家的试验田,也取得了不少的成果,几乎每年都能取得一两个成果。

  但是跟墨家不同,他们的成果见效慢,而且大多弟子还是保持着过去的农家思想,就是不接受王令,因此不肯要爵位就是不愿意朝着上层发展,宁愿一辈子在土地上跟农夫们打交道。

  有人赞叹他们的高节,认为他们是真正高尚的贤才,也有人鄙夷他们的落后,认为他们这般行为就是在自寻死路,给自己挖坑。

  在大汉打通了与身毒等地的贸易后,大量的新作物传进了大汉,大汉的农家乐坏了,他们在各地栽培这些新作物,给他们取了名,有些地方是可以成功栽培的,有些地方是不行的,这些作物包括了食用性作物和经济作物,尤其是棉花,大汉对棉花的需求是相当之高的,农家经过多年的试验,最后认定在北庭国种植棉花是成效最高的,北庭国的地理环境简直太适合棉花的生长,甚至能长得比身毒那边还好,但是西庭国就要差了一些。

  因此刘卬的北庭国已经成为了整个大汉最重要的棉花供应地。

  而在粮食作物上,茄,胡瓜,胡桃,胡椒,

  请收藏:https://m.yushufang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