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三一章 夏侯兰(三)_恶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兵法大家孙武地故里,位于大河以东,时水之畔。颇为富饶。

  这里距离北海国不算太远。郑益恩也可以经常回家探望老父,求教学问。

  本来是一件大好的事情。青州自曹操占领后,也一直是非常的安稳,未曾有过什么战事。

  可就在去年,袁绍出兵攻打青州。

  平原郡失陷之后,高览率军渡河而战,袭击乐安国。按照青州牧程昱的主张,行坚壁清野的战术。所选择的决战之地,却是在乐安国以东的巨定泽。所以乐安国地百姓,必须撤离。

  高览来地很快,使得百姓无法全部撤离。

  如果这时候郑益恩离开,也不会有问题。但郑益恩自幼得父亲教导,食君之禄,为君分忧。竟然领着乐安国郡兵,于时水之畔阻击高览所部。一场血战,百姓得以离开,郑益恩却战死。

  郑玄老来丧子,悲痛莫名。

  时已七十四岁高龄,闻噩耗之后,就一病不起。

  至开春后,郑玄身体渐渐康复,毕竟郑益恩虽走,却给他留下了一个小孙子郑同作伴。

  没想到,有一天郑玄做梦,梦到了孔仲尼对他说:“起,起……去年岁在辰,今年岁在

  按照历法,这一年是辛巳年,去年是庚辰年。庚辰为龙,辛巳为蛇。按照旧说,龙蛇之年,对圣贤皆有不利。所以醒来之后,郑玄就对孙子郑同说:“我当不久于人世,欲开经筵。”

  郑玄讲经,那是一件大事。

  就连曹操都放下正在进行的青州战事,带着身边文臣,前来北海国参加。

  于经筵之间隙,士人们就开始评论当今的文坛巨子。许多人拿出自己地作品,请求郑玄评点,曹操也不例外,将他在大山所做的短歌行,奉与郑玄,请求郑玄为他点评一二。

  这郑玄的点评,就如同当年许劭的月旦评一样,可遇而不可求。

  老头的兴致也非常高涨,于是就一个一个地评点,对曹操地《短歌行》,评价也是非常的高。

  可曹操,却兴起了比试地心思。

  把董那天在大山所做的《短歌行》,也拿将出来。

  郑玄读罢之后,呆呆的看着曹操,言:“济苍生,安黎元者,非孟德公,何人可当之?此诗雄瑰,孟德当因此,而开创出文坛的新格局。今日诸诗词,尤以孟德之《短歌行》莫属!”

  换个人,肯定是心安理得。

  可曹操是何等人物,虽然不情愿,却还是说:“郑师差矣,这首诗词非操所做,而是出自他人之口。”

  士人们闻听,顿时感到好奇。

  这可是郑大师钦点的第一名,究竟是那位大贤,竟有此文采?

  曹操回答说:“做此诗词者,却是那凉州鄙夫……董董西平。”

  这句话说出来的时候,不免有些酸溜溜的味道。但曹操何等人物,很快就平息了心中的杂念。

  “数月前,我与董于大山青梅煮酒,我做短歌行四言

  请收藏:https://m.yushufang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