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6章 大财源_大宋将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村,家里种过一点甜高粱,只有大拇指粗细,但是糖分一点不比甘蔗少。

  长大之后,虽然经常啃甘蔗,可怎么也没有甜杆的印象深刻,大约那就是家的味道……

  春天的时候,要种植高粱酿酒,王宁安就想到要种点甜高粱。

  上一次平叛,王宁安在大名府住了一段时间,总算是开了眼界。市面上已经有了白砂糖,据说是福建那边产的,一小包,就要两贯钱。

  看样子还不足二斤。

  乖乖,一石粮还不到一贯钱呢!

  白糖怎么会这么贵?

  王宁安惊得目瞪口呆,心思也活络起来,要是能弄到糖,绝对是一大财源!

  回来就忙活书院的事情,好不容易入学考试结束了,王宁安抽空准备榨糖。

  甜高粱榨糖和甘蔗的工艺差不多,都是先碾碎,挤出汁水,过滤,然后放入大锅熬,等到熬两个时辰之后,水分蒸干。

  在地上铺上席子,用木头制作一个框,把熬好的糖浆倒入木框,中间再放上隔板,这样等到糖凝固的时候,就成了一块块的红糖。

  只要再过滤,就能得到洁白如雪的蔗糖……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一直到了半夜,糖终于凝固了。

  王洛湘眼珠发红,和红糖都一个颜色了,还舍不得离开,糖好了,她迫不及待伸出小手,掰了一块,塞进嘴里。

  舔,甜到心里了!

  小丫头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儿,情不自禁还想吃,白氏一伸手,拍了她一下。

  “大晚上的,吃点就成了,赶快回去睡觉."白氏把一双儿女赶了出去,还嘱咐他们,“记得漱口。”

  再度回到厨房,白氏的眼睛都瞪圆了,看着地上一块块的红糖,呼吸急促,幸福得快要晕倒!

  丈夫和儿子离家好几个月,她是既要带孩子,又要处理生意的事情,很累,可是也很充实。

  白氏的商业天分越发显示出来,家里的生意经营得红红火火,女人天生心细,她做的比王宁安好多了。

  在心里计算着,一亩甜高粱,能榨出500斤汁水,产糖50斤,差不多两亩多甜高粱,就能产一石糖,而一石白砂糖在汴京能卖到150贯,在大名府,将近200贯,越往北越是贵,如果能弄到辽国,三五百贯也能卖到!

  这是多大的暴利,比起种田,要多了百倍不止!

  倒霉孩子太大意了,没有好好筹划,随随便便就把糖弄出来,万一走漏风声,煮熟的鸭子飞了,哭都找不着调。

  白氏赶快把丈夫找来,让他安排最心腹的人守着厨房的秘密,又仔细排查,保证秘密没有传出去。

  折腾到了天亮,一家三口凑在了一起。

  “种甜高粱,有多少种多少!”王良璟率先开口,王家需要用钱的地方太多了,不说原来弓箭社的那些,他又带回来500多人,吃穿花用,武器装备,训练粮饷,每一样都离不开钱。眼下又背上了书院这么大的负担,不加快弄钱,是绝对不行了。

  白氏倒是冷静了下来,“什么东西也不能多,白砂糖一样。而且大面积种植甜高粱,难保不会被外人窥见,知道咱们种甜高粱,又知道咱们卖白糖,很容易弄清楚咱们做什么,不难学去。”

  “学去就学去,反正一百倍的暴利,哪怕十倍就不少!”王良璟坚持道。

  白氏没和丈夫多说,而是转向了王宁安。

  “你拿个主意。”

  王宁安咧嘴一笑,“娘,生意的事情你比我懂,只是我觉得糖的关键是销路,咱们身板太小,出了沧州,就一点影响力没有,这么大的生意,要想稳稳吃一块肥的,还要找人合作。”

  “谁?”王良璟和白氏一起问道。

  “当然是国舅爷曹佾了。”王宁安笑呵呵道。

  请收藏:https://m.yushufang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