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7章 久别归家_大唐:开局咸鱼,被李二赐婚高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已晚,无须惊动他人。”

  阔步掠过两人,嘱咐两句关好门扉的话语,李闲匆匆迈向北屋。

  走廊上迎面走来的家仆,见到李闲率先一愣,转而欣喜的打着招呼。

  正欲安睡的膳夫听闻李闲回府的消息,匆匆从屋舍起身,披上单衫便去了膳房。

  跨过圆拱门木墙,北屋透着昏黄光亮,在纸糊窗棂投下静坐案桌旁的身影,隐隐中,有声音传来过来。

  “烹制膳食,开嗓练音,疾步而行,唉~这逆子怎敢将皇子当做普通乡野村夫对待?”

  “那可是咱们大唐堂堂皇子!可谁知恰恰被郑国公撞上!”

  颇显愤怒的声音传出,音量随之增加不少,听得也更为清晰。

  柔弱女声在话音落下一刻,出口反驳。

  “那你说闲儿该教授些什么?”

  “他本就是误打误撞成了陛下身侧的翰林供奉,陛下要他教授,他能抗旨不成?”

  “本就身无长技,又能教授些什么?再说当初闲儿不愿立足朝堂,让你编造理由,你却偏偏不肯。如今事迹败露,怪谁?”

  言语说道最后之时,隐隐有些呜咽,带出几抹啜泣声。

  烛火映照下,窗棂上的剪影忽然变大站起,递上方巾给垂头人影。

  溢出屋舍的声音随之变的柔和起来。

  “好了好了,我也并非有责怪之意,乃是我一时念及闲儿前景,迷了心窍。”

  大掌轻扶在拭泪人影肩头,伴随一声叹息,话语声再度传出。

  “如今长孙大人联合众臣,已在私下之中签字画押,意欲力谏皇子。”

  “也怪我这些年独善其身,并未交的几个朝中挚友,最后才知晓消息。”

  “好在这张诉状尚未传至陛下耳侧,想必还有回旋余地。明日我便前往长孙府邸,好好说道,博个情面,让长孙大人能暂时压下此事。”

  鼻息抽动声中,剪影上的侧颜扬起头颅。

  “那长孙府邸乃是皇亲国戚,晋王殿下乃是郑国公的外甥,自然会为自己亲属着想,你去求情又有何用?”

  “咱们府邸都不会拿着自己孩儿虔诚当做儿戏,那郑国公会吗?”

  听罢身影似有些怔住,迟疑片刻,大手扶上侧颜影子玉面,言语之中带着一丝无奈一缕希冀。

  “会的,应该会的。”

  “我李靖好歹也为大唐立下汗马功劳,仗着这张老脸去陛下面前求一份情,想必还是能行。”

  “保李闲,还是有几分把握!”

  月光如水,静静笼罩府院。

  屋舍内嘤嘤啜泣仿佛得到安慰,再无传出言语之声,整个院落一片宁静。

  伫立廊檐的人影,隐没在隐隐之中,眼角似乎有些湿润。

  想不到自己初入晋王府,竟是惹上这么大的事端,为李府徒增这么多烦恼。轻若无声的走上几步,手掌搭上厚实的门扉,思虑片刻推开门来。

  屋内烛火前,两人影倚坐一排,红拂女脸庞残存熠熠闪光的泪痕,身侧的李靖满脸肃然,皱纹横生。

  或许被这突兀声音所吓,两人一片愕然,齐刷刷望向伫立敞开门扉人影。

  率先回过神的红拂女,匆忙抹泪,笑盈盈的起身迎来。

  “闲儿回来了!为何不早先通报一声,为娘也好备下热乎菜肴。”

  “快来坐下,为娘这便去做几个菜肴。”

  言语之中便向着屋外走去,心头千言万语滚落嘴边,变成了两字‘不急’。

  屋内氛围微微一窒,李闲阔步走上厅堂,落座案桌旁。

  李靖也不板着脸庞,起身提过茶壶,笑道。

  “看来晋王府膳食不错,你小子已然壮上一圈……”

  凝望两位为自己私事操持的双亲,李闲脸盘着实挤不出笑意,沉声道。

  “阿爹阿娘,孩儿自认并未做没错任何事。”

  “他们要力谏陛下,他们要口诛笔伐,便由他们而去。”

  “孩儿坐得正,行的端。”

  请收藏:https://m.yushufang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