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人情债,儿女债(三)_重生于康熙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之琏再次谢过,竟似再无牵挂,浑身轻松地离了总督府。

  曹颙坐在官邸,有些明悟。

  朱之琏之所以如此看淡功名利禄,还是因身份所致。出仕三十多年,一直束在知府这个品级,不上不下,想来他早已看透。

  十三阿哥在清苑待了三日,第四日便启程回京。

  保定知府朱之琏、清苑知县胡衡,被羁押回京受审。

  百姓消息闭塞,尚且不知他们口中的好知府,已经成了阶下囚;清苑官场,却是一片哗然。

  虽说早就晓得,中秋踩踏事故,总有追究罪责之时,可大家心里多存了侥幸之心,想着“法不责众”四个字。

  除了无法脱罪的清苑知县外,其他人干系都应不大才是。

  没想到,官声颇佳,抚恤事宜又处理得当的朱之琏,直接被罢官问罪。

  旁人还好,晓得自己个儿分量有限,多在观望中。

  唐执玉却是在得到消息后,立时赶到总督府,求见曹颙,言明上折为朱之琏辩罪,恳请曹颙具名。

  这个请求,并不是冒昧而为。

  他两次做曹颙的属官,晓得自己这位上峰不仅不会嫉贤妒能,而且对于勤勉能力出众的手下还乐意提拔保全。

  在他看来,这具名辩罪,保全朱之琏之事,即便不是他先提出来,曹颙也会为之。

  不过,这回他却是失望了。

  从总督府官邸出来时,他即便强压镇定,眼里也露出迷惘之色。

  这是“圣意”,目的是为了他唐执玉不被牵连进去,是为了直隶的稳当。

  唐执玉并不是糊涂人,听了曹颙点了这一句,还哪有不明白的?

  曹颙没有多说什么,一切选择都在唐执玉自己手中。

  同样是具名辩罪,曹颙能做的,唐执玉却是不能。因为他总管民政,一不小心就能引火烧身。

  为了“顾全大局”,他似乎只有“遵从上意”这一条路可走……

  不知是不是朱之琏提前交代的缘故,在他被羁押回京后,夫人刘氏没有来总督府说项。

  曹颙却不能袖手旁观,早吩咐小满在城里寻了合适的宅子,打算带人帮着刘氏母女迁出知府衙门。

  朱之琏不在,刘川随之进京安抚朱家兄弟,刘氏母女,总要有人照看。

  朱之琏已经被罢免,不管最后罪名如何,妻女都不宜继续住在总督府。

  直到此时,刘氏才登门。

  因男女有别,不好轻见,她便直接寻初瑜,先是转达对曹颙照拂的谢意,随即提及携女回京之事。

  朱震、朱霆兄弟都在京城,自家老爷的官司还不知要多久,与其在清苑牵肠挂肚,还不若进京,一家人在一处等着。

  朱之琏获罪之事,初瑜听丈夫提过,晓得多是有惊无险。

  不管最后如何处置,朱之琏都不会再回清苑,刘氏携女进京,也是明智之举。

  刘氏对初瑜说这些,不过是传话罢了。

  曹颙听妻子转述后,吩咐小

  请收藏:https://m.yushufang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