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4章水泥是个好东西_我要做明世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于是他更加气愤石家叔侄,将罪名定下后直接下令把人拖到西市斩首示众了。

  没有兴趣见证血腥场面的小太子只是对着西市遥遥哀叹了一声,然后就驾车带着小伙伴们继续巡查皇庄。

  他首先看了下最近收集来的棉花和棉纱,然后动用皇家御赐钞能力后的结果给震撼到了。

  “这么多?周边的田地都拿去种棉花了不成?”

  “太子有所不知!”负责这次采购事件的宦官刘保恭敬的给主人做解释。

  原来在大明立国之初,太祖皇帝就诏令天下,“凡农民田五亩至十亩者,栽桑、麻、木绵各半亩,十亩以上倍之”,后面还直接宣布,如果农民把田都拿来种棉花了,便给他们免除这方面的赋税。

  可见为了推广棉花种植,一向节省的老朱同志都下了血本。

  而效果也很显著,不论大江南北,都有人在种棉花。

  所以采购团队在直隶绕了一圈,成功收到了一仓库的棉花和棉纱。

  朱见济恍然大悟。

  然后就觉得以后税法大改革,得把棉花地也纳入税收范围。

  因为他坚信,在飞梭和新式纺纱机出现后,会有更多人跑过去种棉花,差一点还能弄出来“棉吃人”的现象。

  如果棉田不用纳税,那大明的财政又要损失一大笔钱,让本就不富裕的国库雪上加霜。

  “那人招收了多少?织布机制作出了几架?厂房有建好吗?”

  朱见济又问了一些问题。

  原材料已经收过来了,那么劳动力和工场呢?

  刘保都一一回答,还请太子殿下高抬贵脚,去新建成的厂房那边看了看。

  一个多月的修建时间虽然紧迫,但在朱见济大方的砸钱和用权力催动工人的情况下,也弄的差不多了。

  只是工作场地,又不是拿来长住的,很多东西都可以直接省略掉。

  朱见济巡视一番,勉强的点了点头。

  “只是女工那边有些难题。”刘保小心的说道,“很多人家都不愿让家中的女儿媳妇出来……”

  在小农经济男耕女织的特点下,生活过得去的农户家里都有织布机,没必要让女人去别人的地盘打工。

  即便是农民,也只有实在过不下去的家庭,才会让自家女人出去抛头露面的做工。

  而且皇庄人多,在集体化的生活下,如果不讲究一点,是很容易让人变颜色的。

  只有周边的人亲眼见证了皇庄和其中佃户们的改变,相信皇太子真的会给他们发不菲的工钱,大胆的报了名。

  这么一点人,把场子盘起来是足够了,但远远不能让皇庄布业吃下整个直隶的市场。

  “再去找找……顺天府不行,就去周边的卫所找。”朱见济吩咐道,“你是东宫出来了,别在乎太多的规矩。”

  什么军户农户?

  他们都是皇家的打工人!

  刘保应下,发誓绝不会辜负太子的信任。

  “水泥制作的怎么样?”

  随后,朱见济又转去了另一个工坊,询问起了自己老早安排下来的事。

  对比起玻璃烧制,摸索出水泥配方比例的时间要缩短了很多,毕竟前者要慢慢煅烧,把控温度的变化,后者在知道需要什么东西掺和的情况下,只要用心玩泥巴就好了。

  可由于朱见济需要许多水泥,就导致了时间成本的增加。

  谁让运送原材料也要花时间呢?

  拖拖拉拉的,到了现在才积攒起足够多的水泥来实施朱见济的计划。

  在处理孙家财产的时候,朱见济明确提出过要拿孙家的钱去为老百姓修路,造福民生。

  他是说到做到的。

  只是比起古代常见的,把地推平再铺上层薄薄沙土压实,就可以供人行走的道路,朱见济想的却是用水泥来代替沙土。

  他要用一条人人可以行走,谁都看得见的宽敞大道,来让大明见识下伪工业的威力。

  虽然他弄出来的水泥远远不及现代制品,品质一般般,但放在这个时代已经足够用了。

  然后,皇家水泥厂也可以打响招牌。

  请收藏:https://m.yushufang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