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62章海西国_我要做明世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地毛拉和埃米尔,不敢小看这位来自于遥远东方的大王。

  起先看着朱见泽年轻,还是头一回来这边,他们有多余的心思,那是绝对的。

  只是见证了大明的强大,对于东方帝国册封的亲王,他们不敢真的去造反,但打着“为大王尽忠”的旗号,然后把持海西国大权,侵吞大明朝给藩国的好处,还是有不小胆子的。

  年轻的、不了解本地事务的国王,简直不要太好忽悠。

  结果一落地,朱见泽只亲近信任自己从国内带来的智囊,以及在原来帖木儿那边招募的几位学者,完全没给他们进谗言的机会。

  帖木儿的学者们本是被国中的激进绿化者排挤的正常人,以前国家稳定,怎么着也能找个地缝钻进去,自己偷偷摸摸的搞研究。

  当他们团体间的著名人士哈撒成为先王卜塞因近臣时,学者派还觉得扬眉吐气,自以为好日子就要来了。

  结果一转头,哈撒跟卜塞因一块死在了征途之上,帖木儿分崩离析,自杀自灭的疯狂远超过去,八成是很难再出现一个中兴之主,统一国家了。

  这群人于是连一个安静的地缝都找不到了,只能到处流浪。

  幸好海西国愿意接纳他们,支持他们搞学问,唯一的要求就是不允许他们对海西国的宗教政策发出任何质疑。

  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过于激进的宗教态度,已经让学者们吃了很多苦头了。

  如果不是因为这信仰是祖传的,中亚这块地方就这么一个教派,估计学者之中,还得出现改信者,或者无神论的狂人。

  正常人都是这样的嘛!

  而不管是本地的学者,还是外来的大明智囊,他们在海西国站稳跟脚后,给朱见泽出的主意都很简单粗暴——

  在保证白羊王朝这位“近邻”对海西的庇佑下,努力打服周边的小势力,然后国内政策如何,不用多管。

  毕竟中亚混战了几个世纪,早就养成了“实力为尊”的传统。

  只要手里的拳头足够硬,怎么折腾也是不怕的。

  极大部分中亚国家自身的体制建设,就是一团乱麻,糟糕透顶,一点都不完善。

  要不然也不会一乱再乱。

  再说了,玩大了还有大明朝支援,用得着担心太多?

  立国之初,相关建设是很重要的。

  在一些方面如果没能及时打好基础,定好基调,等以后涌现出一批食利者了,就不好对之修正了。

  “听起来挺轻松,但做起来肯定不简单!”

  武力有多重要谁都知道,但要把这个道理实践下去,就不是轻松的事了。

  “这不用你担心。”朱见泽笑着说道,“又不是打不过他们。”

  “现在唯一的大事,就是乌宗哈桑的身体了。”

  这人打拼一生,身体问题是不少的,年纪上来后,大病不说多,但小病生的很频繁。

  前段日子,朱见泽还友情派了个大明来的大夫过去给他诊治。

  时至今日,朱见泽对白羊王朝内部的情况还是有了更多了解的。

  乌宗哈桑的儿子不少,继承人的地位并不稳固,国内有着严重的“夺嫡”问题。

  而且随着他的改革,其国内的矛盾也越积越深,只等乌宗哈桑衰弱下去,就要爆发。

  朱见泽当了一年的大王,也是培养出了一些政治嗅觉的。

  他需要为了以后可能发生的乱子做准备。

  “遇到事情不要强撑着,我也不是吹不了风雨的花朵。”

  “以后有问题,跟我说说,我给你出主意。”

  佐安抬手抚了抚朱见泽的眉头,深情说道。

  朱见泽没有应声,只是点了点头。

  ……

  “要去文华阁读书了,”乾圣十三年年初,小太子正式满了四岁,到了上学的时候,“别紧张,要是受了委屈,回来跟爹说,总不会让你吃亏的。”

  朱见济抱着儿子,跟他说些开学之前的嘱托。

  而皇帝的心情,估计跟后世送孩子去幼儿园的父母差不多。

  有点舍不得。

  但太子读书一事又极为重要,不可能避免。

  学到什么东西,也在很大程度上,暗示着帝国统治者日后的执政方针。

  请收藏:https://m.yushufang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