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70章排枪战术_我要做明世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非常的稳。

  在武会老师的棍棒教育下,这些人的纪律性是很强的。

  因为如果不服从纪律,那处罚会非常的严重。

  小到关小黑屋,大到拖累家人,全家被贬为奴籍。

  所以他们保持着战线的统一,举着枪,推着炮,碾压过脚下的青草。

  而当这么多人采取统一的行动时,视觉效果是很震撼的。

  起码在孛来看来,虽然大明的队列动作缓慢,可压迫力却远超了之前的静态。

  等仆从军跑回来大部分时,方瑛抬手。

  跟随在他身边的一整排卫兵即刻拔枪向天,按动了扳机。

  就像跑步比赛开始的鸣枪示意。

  “开炮!”

  “开炮!”

  “开炮!”

  队列里的指挥官几乎同时下令。

  于是火炮被发射了出去。

  这是和大将军炮款式不一的新式炮。

  前者体量沉重,加上初步制造,有些地方还无法得到完善,难以移动,所以目前的应用,一般是安放在城墙之上的。

  但是这一次新运来的大炮,则是在体量上进行了缩减,并且安装了一些支撑物和滑轮,让人可以更轻松的将之挪动起来,成为了行军中可能带上的武器。

  这炮所用材质也不同。

  完全用熟铁,再运用上兵仗局集思广益想出来的水力捶锻之法打制,制造简单,价格低廉,比起生产起来还有些艰难的大将军炮,能够做到更好的量产,还改造了膛线,提升了炮击的准确率。

  而因为这种大炮的外形有些类似竹节,于是也被称之为“竹节炮”。

  方瑛和李秉他们第一次见证竹节炮开火时,就对这个大家伙爱不释手。

  守边关多年,他们是有些清闲的。

  因为蒙古弱而大明强,又有经济贸易的顺利展开,从而降低了双方爆发战争的概率。

  起码大同、大宁一线的战事的确较少。

  大将军炮至今都没用过几次,让李秉非常惋惜,恨不得拉着大炮去辽东,把那边跳的很快乐的女真人给炮几下。

  用在蒙古佬身上……可惜了。

  不过等竹节炮运来,他们就立马收回了这个想法,并且非常激动想用对方的血来给新火炮“开刃”。

  至于排队前进,则是方瑛总结了朱见济训练东宫六率的经验后总结出来的战法。

  这个时代的火枪虽然广泛运用于战场,可射击率还是个问题。

  枪打出来,它的准度是不够的。

  而解决射击率问题的最方便办法,就是把人都凑齐,然后齐射,扩大打击范围。

  既然做不到精准打击,那我就遍地开花!

  天下大道,异曲同工!

  正好朱见济在给武会下达任务的时候,极度强调让师范们教会手下的士卒遵守纪律。

  这种会齐步走喊号子的兵,恰巧可以组成方瑛设想中的方队。

  现在,是用毛里孩他们来祭旗的时候了!

  排队——

  枪毙!

  请收藏:https://m.yushufang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