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54章景泰11年_我要做明世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景泰十一年的正月份。

  景泰帝带着儿子一块祭天敬祖,告诉祖先自己在去年做的一些微薄贡献。

  朱见济站在下一层的台阶上,抬头望着位于天坛正中的景泰帝,然后又看了眼匍匐在下面的诸多朝臣,心里感叹站的高果然舒服。

  就是今天的风有点大,把他的脑袋都吹得有点懵。

  更高处的他爹是真厉害,能顶着这么大的风坚持走完流程。

  不幸的是,回程途中,才被好大儿夸完不久的景泰帝窝在马车上打起了喷嚏。

  皇太子立马从旁边抽了张软纸过去给好爸爸擦擦——

  在改土归流展开后,朱见济也提议逐步放弃从蜀中运来丝绸给皇帝擦屁股这种严重浪费的行为。

  景泰帝当然是欣然同意的。

  不只是因为疼儿子,

  其实景泰帝在朱见济感慨“用丝绸擦屁股过于奢侈,只怕后世人会把这点当做皇家穷奢极欲的证据”时,也曾跟儿子吐槽过用那玩意儿……有点不爽快。

  丝绸太光滑了。

  它弄不干净!

  于是父子俩一拍即合,又找人去研发一种新的、柔软又廉价的纸张。

  材料没必要用太好的,就用一些废纸和桑麻搅碎,重新制作。

  而以大明此时的科技,对于造纸方面的技术也是非常发达的,朱见济都来不及上心,他想要的纸就被人弄出来了。

  唯一的问题,就是用“纸”擦屁股,有点让士大夫们应激。

  虽然这几年里,皇家父子档弄出来了不少东西折腾官老爷们,通过鼓励都察院和言官的方式,让在官场上浑水摸鱼的家伙消失了不少,留下来的大多都有实际工作经验,颇有太祖太宗之时,官员们的踏实肯干。

  但文人的臭毛病还在。

  在他们眼里,“纸”一直都是承载文化的贵重之物,哪里能用来做那种腌臜之事?

  就算那些纸一看就极其廉价和粗糙,根本无法用来写字,但他们还是要说!

  朱见济嫌弃这群叽叽歪歪的家伙,让孔家代表人孔公诚出面,帮他们调整了一下弹道,免得成天找不着正确的道路。

  于是孔公诚又在《文政杂谈》这个已然成为直隶流通的官报上面发表了一篇议论文,讲述了一下皇家纸巾的来历,又提到了蜀中每年供应丝绸一事。

  他很明确的指出,把华贵丝绸换成粗纸,这是皇家自己放下了高贵的臀部,为国家节约资源!

  原本负责制作这些丝绸的蜀中百姓也因为改土归流过程中需要各种劳动力,而获得了新的谋生手段,无需担忧。

  这是天大的好事!

  难道以大明承平十年的积蓄,还不能让天家父子享受一下绸缎贴在局部的丝滑?

  难道以大明天子那样珍贵的身份,就一定要用原材料为废纸和桑麻的粗黄纸巾吗?

  这都是为了天下百姓啊!

  如此节省,如此朴实。

  纵使站在紫禁之巅,却仍然初

  请收藏:https://m.yushufang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