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五章:神烈山_洪武年间小神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舶司奔着大人来的,还望大人小心对待。”

  “我知道了。”

  陈松的脸色阴沉的能滴出水来,这个李善长,真是狗皮膏药,一直追着不放。

  “大人可曾得罪过韩国公?”夏杨有些好奇。

  “没有,谁知道他是怎么一回事,可能他看我不顺眼吧。”陈松随意的糊弄了两句。

  ……

  接下来的几天,市舶司剩下的官员全部到达。

  和这些官员一起到的还有朱元璋的命令,陈松之前上书朱元璋回去一趟,朱元璋见市舶司已经兴办起来,索性同意了陈松。

  陈松坐上回去的马车,往应天府而去。

  秋高气爽,天高云淡,日头逐渐偏西,马车进了应天府城门。

  回到家时,天色还早,陈松换好衣服,直奔皇宫。

  朱元璋和往常一样,批阅着送上来的奏折。

  丞相人员悬而未定,几乎所有的奏折都要送到朱元璋这里。

  陈松走进御书房,躬身行礼。

  朱元璋放下手中的朱笔,看着陈松,笑道:“起来吧。”

  陈松顺势站直身子。

  “这次回京又为了什么事情?为何不在奏折中明说,还要当面禀报?”朱元璋有些好奇,究竟是什么事情必须要回京一趟,难不成又有人劫杀信使?

  陈松一五一十的说道:“陛下,臣这次回来主要是为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新式火器之事,臣现在是市舶司提举,可也身负新式火器制造之事,所以臣想回来看看,陶大人新式火器造的怎么样了,有没有什么无法解决的问题。”

  “那第二件事情呢?”朱元璋问道。

  陈松从怀中取出一封奏折,说道:“这就是臣的第二件事。”

  旁边的执守太监从陈松手中取过奏折,放在了朱元璋的面前。

  朱元璋拿起奏折,认真的翻看着。

  这封奏折是陈松书写的规划,是当前阶段市舶司的主要工作。

  “陛下调拨过来的商船和水师已经到位,臣就想着趁早将该干的事情干起来。

  所以,臣打算让商船出海贸易。

  可是海路断绝多年,若是贸然行动,可能会有不小的损失。

  臣就想让水师出海探查虚实,可海面倭寇横行,为了以防万一,所以臣就想着,看陛下能不能从陶大人那里调拨一些武器,充实水师。”

  陈松的声音在御书房中回荡着,朱元璋一边看着奏折,一边听着陈松说的那些话。

  过了一段时间,朱元璋放下手中的奏折,说道:“新式火器已经制造成功,只是产量有限,十把火铳里面只有一把能用。

  俺已经将能调动的工匠全都调到陶成道那里去了,到目前为止,也不过打造了两千余。攻略西南在即,这些火铳要配发给大军。”

  说到这里,朱元璋停了下来。

  十来个呼吸后,朱元璋再次说道:“这样吧,俺给你新式火铳一百杆,新式火铳威力巨大,速度够快,这

  请收藏:https://m.yushufang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