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二章:长江三角洲_重生之国际倒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画了两条路线,在那里犹豫不绝。

  对着地图左思右想。

  四川距浙江2000多公里,横跨三个省,标准路线应该是成都,重庆,到湖北武汉,再到安徽,横跨两个省,过了黄山,就是浙江地界了。

  但范阳可是个生意人,也和那啥一样,讲究个贼不走空。

  浙江人会挣钱,但是浙江人的钱也好挣,结个婚彩礼都几十万,消费能力强劲,即便农产品也能小赚一笔。

  和上次去康定完全不一样,上次只有2600块钱,身不由己,上次是愁带个什么东西进去,现在呢,却是选择太多。

  即便跑到陕西,搞几车苹果都行,运过去,至少这一路的费用,是完全没问题的。

  到底去不去陕西呢?

  再到西安转一圈,要多出800公里左右,为了几车苹果,肯定不至于。

  他在心里把四川,看做了一个产业基地,野心很大,轻工和农业都要齐头并进,下意识的就把其他省份,搞到了对外贸易的层面上。

  自己出口多少,进口多少。

  温州肯定是纯进口,因为四川的名优产品极其有限,你输出不过去。

  矿产能源,插手不上。

  目前只有几十万,要挣点钱,还是只有先从农产品想办法。

  而在农产品上面,四川不占优势。

  四川有的,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全部都有。

  而四川的农产品,不像浙江那些地方,品牌概念不突出,没有溢价,失去了地利,就没有贸易上的先决条件。

  白酒不算,别人那早就是成熟的产品,有自己的渠道,插手不上。

  其他的,真的很一般。

  传统农业的商品化,品牌溢价是很重要的。

  而陕西就不同了。

  陕西的农业很强,自然和水土条件得天独厚,西安几朝古都,还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在自然经济方面,远远领先其他内陆省份。

  而范阳之所以想去陕西,却不是为了苹果。

  红富士苹果大家都知道,获利非常有限。

  而范阳作为一个重生人士,大家都做的,他肯定不愿意。

  从来没有和别人挤破头的习惯。

  他为的,是另外一个东西。

  柿饼。

  这也堪称一个独劈蹊径的路子了。

  也在范阳的产业计划之内。

  说出来恐怕很多人不信。

  范阳在黑河那么多年,边境的贸易产品,因为地处黑龙江,背靠大兴安岭,副食品方面,松子,核桃,腰果,蜜馅方面,杨梅,红枣,果脯之类,走量最好的,这些都不是。

  除了吐鲁番葡萄干。

  就是桔红,还有柿饼。

  这是中国人,极其容易忽略的两个产品。

  好比四川,是红桔的主要产地,还不是其他柑橘,就是土桔子,这个年代卖几分钱一斤,吃都没人吃,卖也卖不出去,严重滞销,要不烂在地里,要不烂在树上的普通红桔。

  做成桔红果脯,也没人吃的桔红。

  还有柿子也是一样。

  严重滞销的东西。

  做成柿饼。

  竟然在农副产品的出口份额上,长期占据领先地位。

  起初就连范阳也觉得不可思议。

  原因是西方人的口味,偏甜。

  在味觉方面,在甜的这一项,比东方人迟钝百分之二十。

  一般的微微甜,他们甚至尝不出来。

  好比奥利奥饼干,哈根达斯冰淇淋,只要是西方的甜品,中国人吃,要不了几块,就会腻得不行。

  而西方人对甜食的偏爱,那就说来话长了。

  喝茶都要放糖。

  :。:

  请收藏:https://m.yushufang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