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三章:布粥_寒门首辅的锦鲤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日便吸引了好几千的流民。随着时间的推移,程仕远相信,这些不得不背井离乡的村民,只会越来越多。

  这无疑是个隐患。尤其等到杜府为首的富绅不再布粥后……

  所以程仕远这次过来县衙找姜大人,也没旁的意思,无非提议将里头的壮丁组织起来,修堤坝挖水渠,用劳动换口粮。

  “这……”姜县令本就不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之人,尤其在西北边陲小县若非取得不错的政绩,也不可能平调到东瓯郡这边。哪怕清水县位置有点偏,到底还算富庶。

  所以,听完程仕远的建议,姜县令很快意识到,将那些流民中的壮丁召集起来,让他们修堤坝挖水渠,虽说能解决目前流民过多带来的治安问题,可到底得真金白银,尤其米粮的支持。

  程仕远显然也知道姜县令的为难,便笑道:“现在杜府几家,不正好拿出好些米粮,在城外布粥嘛。这些米粮,虽说是去年的,到底是一份善心,自然不能白白浪费了。再者,还能让县城里其他富商出钱出力。到时候在堤坝水渠源头,立上一块功德碑,出银钱最多的排在最前头。”

  程仕远三言两语,便将来县衙前就跟顾琬商议好的那套说辞,告诉了姜县令。

  姜县令原本就在为城外那些流民头疼不已,别看县衙粮库里还堆了好些存粮,姜县令可不敢轻易动这些存粮,毕竟那是要杀头的大罪。

  现在听完程仕远的这番话后,瞬间茅塞顿开。

  商人重利,饶是清水县这边民风淳朴,也架不住“利”字当头。这不,方才师爷就隐隐提到县城里的几家大粮商,隐隐有涨价的趋势。

  倘若能说动县城里的这些商贾,相信这一关一定能顺利度过。等到来年的三年考核,一准又能拿到个“绩优”。

  越想越美的姜县令心动不已,立马吩咐一旁的师爷去安排,给县城里但凡有些名气的商贾们都下帖子。当然,像杜府这样的人家,是必须邀请的。

  程仕远见姜县令得了他的提醒,已经知晓后面该如何操作,便没在县衙继续逗留下去,直接起身告辞。

  本还想邀请程仕远,一道去会会县城那些商贾的姜县令,只好改口“改日再另行设宴”,随后笑着示意一旁的师爷,将人送出衙门。

  那师爷,跟在姜县令身边也十几年了,回了书房后,不禁连连感慨道:“老爷,这位程探花,果然不简单呐。”

  “的确。”姜县令点着头附和了一句。

  在任期内,若能多出几个考中.功名的,对自身政绩考核,无疑大大有利,更何况还是考中了三甲中的探花。再者,这人跟去年考中进士的顾承箔听说还是一家人……

  姜县令想了想,继续道:“劳烦师爷多准备一份节礼,送去那顾家。不是说前些日子,已经搬到县城这边小住了嘛。”

  “好!这事我今个儿亲自去办。”师爷应道。

  不出半天,正跟顾方氏一道在后院晾晒草药的顾琬,便收到了这份节礼。

  顾琬从黄芪手里接过这份分量不轻的节礼后,多少有些傻眼。好在打开后,稍稍松了口气。只见锦盒里,是一个海碗大的月饼,外加四个略小一点的。

  在清水县城这边,只有广式月饼,一个个很是瓷实。那四个小的,顾琬瞧着少说也有三四两,至于那个大的,妥妥的两斤重。

  当然,这般也是能理解的。

  一大家子人,围坐在一起分食月饼,倘若太小只怕连馅儿是什么味道的都尝不出来。

  “要回礼不?”可惜,比起广式月饼,顾琬无疑更喜欢酥皮的苏式月饼。这不,都想好一会儿烤上几炉,各家分一些。

  “那就有劳顾姑娘了。”本想回答不用的程仕远许是想到了什么,直接改了口,拱手道。

  “一会儿你也得帮忙。”顾琬才不会跟程仕远客气。

  “好~”

  请收藏:https://m.yushufang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