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三十五章:跟风_寒门首辅的锦鲤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蓉菜传承人,熬制的麻辣锅底自然相当不错。沈文忠品尝后,也的确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不错。要不然,也不会特意恩赐下御笔亲书。

  而在大启,辣椒没有传入之前,所谓的辣主要来自茱萸以及生姜。比起茱萸,辣椒无疑更得无辣不欢之人的青睐。

  尤其这辛辣味,在边疆苦寒之地度过慢慢冬日,无疑是最好的御寒之物之一。

  所以,顾琬瞧中李老汉的手艺,突发奇想想开个火锅店时,不知怎的想到了往西北边疆那边运送这麻辣味的锅底。

  若不是短时间里没法去西北边疆,顾琬都想亲自过去,一边领略塞外大漠风光,一边直接在当地开铺子。也就是现在这天气一天比一天寒冷,要不这锅底在没真空包装前,保质期真心不长。

  当然,往西北送麻烦味锅底前,顾琬让天影询问了一下她那好义兄的意见。对此,新帝沈文忠那边没反对。

  于是便借着沈家商队每月往西北边疆送海产品的机会,不仅送了几坛子高度蒸馏酒,还多了满满两坛子麻辣味锅底。

  至于价钱,差不多半卖半送。而且顾琬也没要什么银钱,就用牛羊等物以物易物。

  西北边疆的守军大将是王将军,品尝过了麻辣味锅底煮的汤水后,没怎么迟疑便答应了。顾琬知道,这里头一定有那几坛高度蒸馏酒的一份功劳。

  毕竟这些高度蒸馏酒可用于伤口消毒,减少伤员因为伤口感染而死的风险。

  耕牛在大启这边管制很严,哪怕顾琬身为长乐郡主,也不是想宰杀就能宰杀的。但是西北边疆那边,最近这两年关系还算融洽,牛羊这些并不难买。

  天影带人跑了一趟,最后是牛儿拉车,拉回好多羊咩咩以及牛羊皮毛,就养在农庄里。

  顾琬跟随着程仕远来到锦州城之前,程仕远便派了人悄悄在锦州城附近物色农庄。顺利安顿下来后,便让人在农庄里特意种了好些辣椒。

  现在又添了好些牛羊,加上原本就有喂养鸡鸭以及猪猪,这食为天大半的食材,农庄基本能供应得上。

  有了西北那边的大单子,顾琬对于外地客商想购买自家锅底这事儿,就没那么看重了。

  此外,还有一点,也是最主要的一个原因,那便是跟风。

  食为天开业第一天,得知那甚是美味的锅底半价只要十文钱一份,还允许外带回家时,便有那脑子活络的,想多收集些锅底。回头再加些盐跟水,将各种吃食串成串串,就能拿来摆摊子了。

  也亏得开业第二天,顾琬便不让人将锅底带出铺子里。

  而之后允许单买锅底,便有不少人买来作为各式吃食的汤底。更有甚者,为了省些本钱,让自家媳妇尝试着自己熬煮麻辣锅底。

  那卖锅子的铺子,更是好似雨后春笋般纷纷冒了出来。

  短短几日的功夫,整个锦州城就被浓郁的麻辣味包裹,空气中到处弥漫着这股子霸道的香味。这恰巧路过的外地商客,哪怕没能从食为天这边拿到大量锅底,也从旁的铺子那边买到了一些。

  “哎,主子,这些人怎么能这样啊。这,这不是偷窃嘛。”紫檀有幸跟着顾琬出来逛街,结果很快便发现大半条商业街上,类似的锅子铺子竟然有七八家之多。

  要命的是,还有好些山寨铺子,乍然瞧着外头的布局,跟自家“食为天”几乎一模一样。尤其挂在外头的招牌。

  有一家叫什么“良为天”。那牌匾上,原本雕刻着“良”字的上头,挂了顶斗笠,远远瞧着真的容易被误会成“食为天”。

  还有一家叫“食为先”,乍然听着跟“食为天”区别也不大。

  请收藏:https://m.yushufang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