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节 入宫见闻_全球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革命、女儿又是中宫皇后,可是后进的诸葛瑾一样是看事不看人,不鸟他!

  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现在元朝大臣已经分为两派,一派是以蔡邕的左派,因循守旧,改革的主张不少他们都反对,反对皇帝改圣人之术,他们同意皇帝对国内百姓的仁义,但反对皇帝计划对外国人的不仁义,有蔡邕、刑部尚书虞翻、户部尚书丘八等,另一派就是右派,以诸葛瑾为干将,有兵部尚书王甲;工部尚书张正常为呼应,他们支持皇帝所出的《圣经》上对儒家之术的改良!主张对外开战,开疆拓土!而内阁首辅张昭则在两派间搞平衡,对事不对派。

  事实上,除了因个人理念的问题,还有着利益上的关系。

  象诸葛瑾,他不同于朝中的那几位大佬,那些人,要不是皇帝的亲戚,要不就是老资历,有牛B的资本!诸葛瑾的根底浅(鲁肃推荐他来当官的,他家里又没漂亮女儿嫁给皇帝),他不跟紧皇帝,能有多大作为?而兵部,如果对外开战,兵部的发言权自然是增大了!张正常,作为大商人的代表,对外掠夺市场,得到资源,那是他的心愿!

  蔡邕和虞翻,都是旧朝儒家的出身,当然对新改良的儒家之术有抵触,户部尚书丘八为国家管着钱袋,吝啬成性(当会计的通病),一打仗,花钱如流水,不要了他的命?

  李亦奇之所以不黜左派,就是留着左派,来平衡朝政,以免一派独大,之所以不怕两派互扯后腿,那是因为皇帝早早定下的朝规已经成为了朝臣遵照执行的最高准则!

  那就是:如果通过了决定,哪怕你再有意见,你也要执行,别再搞窝里斗,任何人敢搞“一个和尚有水吃,两个和尚担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这样的事儿,那么皇帝就请你走人,摘了你的帽子,若是造成对国家损害的,请你吃牢饭!这点,任何人都没情面讲!

  事情发生后,殿上负责礼仪的御吏即刻弹劾两个尚书,蔡邕被罚了一个月的俸,诸葛瑾罚了三个月的俸,就不了了之。此事后,在重大政务上要先统一看法,不然,连统治核心都闹别扭,那给人的印象就不好了。

  皇帝召集内阁和六部尚书议事,来了张昭、张温和蔡邕、虞翻、丘八、王甲、张正常七个人,诸葛瑾还滞留在许都负责处理北方之事。

  清晨七时,七个家伙施施然来到朝房,却见早有北方的三个官员在等侯了。

  一个是脸皮奇厚的华歆,此人先在江南当官,后跳槽到了大魏,接着好马专吃回头草,又跑回来江南当官。

  另一个是丰神俊秀的贵公子;

  再一个是双眼睿智,气度不凡的文士。

  华歆介绍道:“此乃曹植曹子建也!此乃郭嘉郭奉孝也!”

  蔡邕吃惊曰:“原来是北魏郡王世子,小王爷!吾辈失礼

  请收藏:https://m.yushufang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