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3章 临港工业区建设_阿根廷帝国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次市长把一堆年轻人打包带到招商部,让圣赫塞捡了个漏,他刚好需要一大批人去实施工业区运转,而体系内的人比体系外的人更加合适。

  “很好,电力问题保障要尽快解决,以后要进行一些夜间作业也方便,具体按条件审核,不用顾虑太多,前期修建一个食堂,宿舍楼,仓库这些,先满足工人和招商部办公人员的需要,港口必须要尽快建起来,否则各种材料运输成本太贵,而且建设速度也快不起来。”

  工地上的上百个工人大多数是在工地外的一处废弃村庄就餐,支锅做饭,确实相当辛苦,招商部好一些,有个小楼,要不是工资高,

  估计很多工人都不愿意过来这边,所以改善居住和就餐是第一位的,而且真正开始了建设工业区以后,建设工人数量要几千上万为单位,来回往返市区太辛苦,也不利于轮换和加快施工进度。

  现在靠着十几辆卡车来回运输多余的土丘,挖出来的土方直接倒海里浅滩做填海作业,建设港口,等港口建设好,那些初期需要的很多材料可以通过海运,从布市、罗萨利奥、玛利亚这些地方运输过来,加快建设速度。

  最近的一系列工厂签约落地,圣赫塞俨然已经成为布兰卡港一名冉冉升起的新产业“代理人”,成了手握重权的实权议员。

  只是他跟其他本地资本不一样的是,他是给自己做“代理人”,以一种比较隐蔽的方式。

  阿根廷资本主义发展天然存在有一些缺陷,这是从西班牙殖民时代遗留下来的,本身潘帕斯草原在农业文明时代就是著名的“蛮荒之地”,直到欧洲先进的生产方式加上各种全新农业技术传输过来,才有了如今的“南美粮仓”。

  本土的资本家们影响政府和议会的方式比较有限,要不亲自下场,要不找自己的“代理人”,代表自己发声,教育方面则是教会的专利,传媒行业他们无法涉及。

  而圣赫塞这样复杂的比较有迷惑性,他的资本已经变成“混合制”,原先他统属的资本势力随着野蛮扩张,变得有些错综复杂起来,

  野心家们也开始浮现,而且随着公司的扩张,公司的各种制度也有些难以适应阿根廷本土化,

  “庙小妖风大”,好在成立巴伦银行以后,才开始慢慢稳定起来,重新走上正轨,他开始进行一种制度建设,比如总经理轮调制,今年年底将会彻底实施。

  在他看来,这些公司要真正要实现自我发展,必须建立完善的各种制度,还有就是人才体系建设也要开始了,否则无法应对跨国资本特别是英美资本的入侵,而轮调制则是压制这些总经理的野心的方法之一,为以后的职业经理人制度铺路。

  这次在布兰卡港签约各种合作,也是他改制公司的一部分构想实施,也是他

  请收藏:https://m.yushufang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