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35章 小目标:世界船王_阿根廷帝国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制造业的可怕,他们像生产汽车一样,生产轮船,

  而自由轮的制造可以说是充分体现了美国现代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的强大和优越性,因为高超的流水线制造流程,自由轮实在是造的太快了,无数载重量1万多吨的自由轮,压垮了德三和日本。

  比如1942年10月,俄勒冈船厂的“梯尔号”在铺设龙骨后10天便下水了。

  自由轮建造迅速,价格便宜,让它成为二战中美国工业的一种象征。

  这就是美国人强悍的制造业,只不过现在世界不太需要这么多轮船,到处批发大甩卖,圣赫塞的普拉里国际船队的船基本上都是载重16000吨的胜利轮,他们更加可靠,价格也很实惠,但一艘胜利轮的价格也是以五十万美金起步的,这是加上各种运作后的资金。

  胜利轮是自由轮的改进版,原来计划生产615艘,结果只生产了534艘战争就已经胜利了,于是也就不生产了,美国造船业,恐怖如斯。

  普拉里国际也准备批发一堆胜利轮,扩充自己的船队,目前普拉里国际的吨位已经有11艘轮船,总吨位17万吨,而后世的船王,基本都是几百万吨,上千万吨的规模,任重而道远。

  胜利轮的设计使用寿命是20年,自由轮只有5年,圣赫塞打算再搞几艘,最好能拿到生产技术。

  1946年,美国成立了一个“战争财产管理机构”,负责人是托约翰少将,可全权处理这批价值几百亿美元的剩余物资,无需请示汇报。

  他每天过手的军用剩余物资大约价值3600万美元,每个月将近有10亿美元的各种货物被他从清单上用红笔画掉。

  光在美国国内推销还不能完全消化这些高级破烂,于是买卖做到全世界。

  巴西好歹买了一条海军用来编结绳子的生产线,挪威和荷兰当然是旧船的理想买主,意大利最关心的是军鞋生产线,而捷克斯洛伐克只要便宜什么都可以来一点儿,但没有现钱,而正为填饱肚皮着急上火的南洋国家关心的则是美国的剩余面粉和奶粉。

  1948年的时候莱托约翰手底下积累了5万人,他们个个都是推销能手。

  圣赫塞的一些建设物资就是通过这个MMA机构走私的,但往往因为上不了台面加上美国人也有不少坑货,所以圣赫塞也被坑了几次!他现在。

  管理处到现在,剩下的都是一些比较难处理的物资,比如军用坦克,还有海量的船只很少人购买,

  ……

  因为后世的一些记忆,圣赫塞对于造船和船队发展充满了希望和信心,造几条渔船肯定无法满足他庞大的胃口,他开始继续自己的欧洲,甚至准备把手伸向了美国造船厂。

  民用造船厂技术不在西班牙封锁内,况且

  就算封锁也可以通过第三国的方式进行走

  请收藏:https://m.yushufang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