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六九章 壮志难酬_春游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了武德七年年初,天下大定,民心思稳,即使域内偶有小股盗贼,凭地方州县之力即可剿灭。

  然而,突厥却数为边患,西起凉州,东至幽州,每月都有突厥数次侵犯大唐边境,每年与突厥有大小数十战。

  太常卿郑元璹建议,采用周、隋时的和亲之策,来应对突厥的袭扰。

  李渊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就采纳郑元璹的建议,送宗室之女与突厥颉利可汗和亲,并赐以金银玉帛。

  但突厥人见利忘义,反复无常,得到好处即撤兵而去,过不多久又再次来犯。

  有大臣上书,突厥人只所以入侵大唐边境,是因为长安离突厥太近,金银财货和美女都在长安。假如不在长安定都,迁都到其它地方,来个釜底抽薪,突厥之患自然可解。

  李渊召集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齐王李元吉和裴寂、萧瑀等人商议迁都的可行性。

  李建成、李元吉、裴寂都赞成迁都,萧瑀虽然认为迁都不可行,但却不敢向李渊进谏。

  李世民则极力劝阻李渊,“戎狄为患边境,自古有之。陛下英明神武,以武功开创大唐基业,拥精兵百万,所向无敌,怎能因为突厥袭扰边境就迁都呢?倘若真这样做,岂不贻笑万年?”

  “霍去病仅汉廷一将,仍有扫灭匈奴之志;儿臣不才,忝为大唐亲王,愿用数年时间扫平突厥,生俘突厥颉利可汗,将其献于陛下。”

  “如若不见成效,再迁都不迟。”

  李渊赞成李世民的想法,决定暂不迁都。

  李建成却对李世民道,“当年樊哙也曾说过,欲以十万之众横行匈奴,汉高祖却没有同意。我怎么觉得,秦王之言怎么和樊哙说的一样?”

  李世民不屑道,“樊哙乃一莽夫,何足道哉?假如让我平定突厥,不出十年,必然扫平漠北,绝无半点虚言。”

  李建成反对李世民的应对之策,“双方常年交战,则仇怨越结越深,不如讲和有利。我军连年竭尽人力、财力,防备边患,耗费的钱粮不计其数,相比于送给突厥的金银玉帛,不知要多出多少倍?”

  李建成对李渊道,“假如不迁都,儿臣以为还是和亲为上策。”

  此次议事,李渊采纳了李世民不迁都的建议,但是对于突厥是和是战,却没有形成一致的意见。

  内朝散去,李建成、李元吉对李渊道,“突厥虽屡为边患,但得到金银财货就会退去。秦王的真实目的,是假托抵御突厥之名,欲总揽兵权,试图谋篡大位。”

  对于李建成、李元吉的说法,李渊不表示赞同,也不表示反对,他还看不清谁说的是对是错。

  李渊对李建成、李元吉道,“对于如何应对突厥,让朕静下来再仔细想想。”

  李世民回到承庆殿后殿,见到观音婢之时仍然义愤填膺。

  观音婢正坐在东间临窗榻上看书,李世民见

  请收藏:https://m.yushufang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