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四百一十一章荆州来信_三国骁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是一个完整的骑兵;没有一个双边马镫做支撑的重骑兵,也也不是一个真正的重骑兵。

  “重骑兵,重骑兵……”,嘴中轻轻念叨了两声,刘宪的脑子里不由自主的想起了几个词来,连环马,铁浮屠,铁鹞子……正是因为这三个前世记忆留下的深刻印象,刘宪才想到了重骑兵,虽然在古中国的历史中轻骑从头到尾都贯穿其中,可重骑兵到底还是有那么一抹辉煌的瞬间的。

  中国的重骑兵叫“甲骑具装”,在双边马镫出现之后曾经盛行一时。这也难怪,在双边马镫未出现时,即便是有了重骑兵披甲也是无济于事的。能够在身披几十斤重甲的情况下用两腿夹稳马腹,策马飞奔,驰骋冲杀,如此之人已经足以为将,就好比曹操的虎豹骑一般。

  这样的素质全军又能有多少人?曹操虎豹骑虽然厉害,可人数却始终未能超出五千,自从赤壁之战后,虎豹骑虽然屡遭折损,曹操却始终不曾再加以补充,甚至这几年在组建新军之时还从中抽调了很大一批人分入新军中担任上等军官之职,以至于让原先堪称为天下第一骁勇精锐之军的虎豹骑,现在竟落得甚是名不副其实。

  刘宪私下里曾认为,之所以会发生‘五胡乱中原’,其中内在原因固然多多,可双边马镫的出现使得胡族骑兵战力陡然大增却也应该是其中一个不大不小的因素。

  甲骑具装就是源于魏晋南北朝,当时由于长期内乱和历史遗留原因,加上北方游牧骑兵的大举南下导致司马家族的中央集权严重削弱,地方豪强趁势崛起,中国的农业社会出现了向庄园化转变的趋势。无独有偶的是,欧洲同时也受到了北方蛮族毁灭性的的入侵,可以说由于天灾,又像是受到血液中狂燥基因的召唤,当时的亚欧大陆的北方游牧民族向农耕社会展开了在全大陆范围内的征服(蒙古后来又重复了一次)。

  这种征服在欧洲的表现是促进了农庄制度的发展进化,而且由于欧洲自古小国林立,往往在不大的范围内只能指望凭一己之力抗击外侮,长距离的远征机会不多,所以这种经历促进了欧洲军队重视防御和机械力(补充不足的人力)的军事思想,养成了欧洲人思维缜密、精打细算、按部就班的正规战略思想,因为小国经不起人力物力的消耗,不敢冒险。欧洲的军事筑城面积不大,高耸的城堡相对孤立,强调以点控面,盔甲厚重、工艺精湛,兵器也以长、重为主,以力取胜。国王领主均倚重骑士阶层,骑士阶层要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又只能是非富即贵,所以欧洲风俗尚武。虎背熊腰、血胆之人往往得到尊重。但欧洲军队中骑士只占少部分,大部分仍是“麇集之半裸露乡民”。

  中国与欧洲不同,虽然长期经受北

  请收藏:https://m.yushufang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