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五章 尴尬_反派天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查看起监视器中的画面。

  她的眼神也有些飘忽,显然也有一丝慌乱隐藏在淡然之下。

  拍完这段戏,季云终于长嘘一口气。

  他对那句名言有了更深切的认知。

  你的对手只有你自己...

  深呼吸几次,他才将自身的状态调整过来。

  他宁愿拍一百遍长镜头也不愿意再碰床戏。

  香江的拍摄进度很赶,常常演员进组一个月就宣布杀青。

  《门徒》也是一样,仅仅43天,电影的拍摄就已经来到了尾声。

  这种“高效率”的传统由来已久。

  在五六十年代,专门有一类电影被称为“七日鲜”。

  由星期四决定那天起算,制片马上找演员,找现成剧本或通俗小说,找一个鬼才导演,找一班手脚快的工作人员,一天工夫便可办妥。拍摄三天,台词一边拍一边补充,顺带着冲印剪接,一天善后连夜拷贝,七天就能成片上映。

  当然,这跟当时的电影环境有很大关系。相对应的,成片的质量也因为工期的问题乏善可陈。

  步入八九十年代,香江的电影行业已经步入正轨。

  但是还是被烙印上了“流水线”的名头。

  那时候电影行业的双周一成中,双周每年要参演八九部电影,动作片的拍摄工期一般要更长,但是每年也会产出两到三部。

  这种强压之下,很多新演员和导演都难以出头。

  这也是香江青黄不接的原因之一。

  新世纪后,香江终于在拍摄上放慢了了脚步,但是相比于慢工出细活的内地剧组,香江的拍摄速度还是显得太快。

  也就是从七日鲜变成了二月鲜。

  仅05年,香江就产出了100多部电影,这其中还不包括大量卷钱跑路被迫解散的案例。

  “这里的拍摄节奏和内地不同,有些不习惯吧。”

  刘德桦拍拍季云的肩膀,递过来剧组中的道具柠檬茶。

  “确实。”

  季云点点头,在杀生那部戏中,取景仅有桃坪羌寨一个地点,仍旧拍了三个月。

  而门徒的取景地包括清迈、香江、金三角,多地周转拍摄竟一点没停下。

  “放心吧,这回熟悉了以后就方便了。”

  香江毕竟祖上阔过,虽然现在的市场行情不好,但是依旧对于本地的班底和演员充斥着自傲的心态。

  周闰发,梁朝韦,张曼钰...

  这些演员都是站在华语影视圈天花板级别的人物,也代表了鼎盛香江产出人才的能力。

  对于内地的演员,他们有种看土包子的感觉。

  就是在一片不看好之下,然而季云仍旧通过表演征服了所有的后台人员。

  刘德桦已经预见,在这部戏之后,季云将会打开香江市场,再次出演香江班底的电影也不是什么难事。

  其实不只是季云,整个剧组的演员都十分优秀。

  张婧初在拍摄死亡的一幕时,和老鼠亲密接触;古添乐为这个角色减重18斤,腰围只剩下二十八寸;小演员谢止彤在拍摄吃饭一幕戏时连续NG二十三次,也只是咽下了泪水继续尝试第二十四次。

  虽然拍摄周期略显仓促,可是却反倒逼得众人爆发出了超水平的发挥。

  刘德桦深吸一口气,他也打算放开手脚。

  明天就是最后一场戏,也是他能否夺得最佳配角奖的关键。

  请收藏:https://m.yushufang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