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一章:牧奴_晋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友也都是好人,能射会骑,还有法力,你嘴臭,应该罚你赔罪!”

  “用虎皮换铁斧,那是你不懂。平原上的羊真们若是碰到秦人卖盐掺沙,卖铁生锈,就用生病的马,瘸腿的羊,虫啃鼠咬的皮毛跟秦人换,不亏。”

  听着渠帅与众人的数落,那祁家的逃民还趁机科普着平原乌桓大人的策略,刚才辱骂汉人的乌桓山民就立刻站起来,干净利索地割下段发辫,捧向李始之,为他的冒犯道歉,李始之摆摆手,表示他没放在心上。

  单纯的发泄与辱骂没啥意义,又到了康朱皮“展现格物致知”的时候了,根据调查分析,平原部落大人与山民的矛盾已经难以调和了,但他没打算单纯靠煽动仇恨的方法来鼓动山中乌桓,而是不厌其烦地分析起来:

  “乌桓山民穷,平原乌桓富,众人皆知,但我得让山民们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了解谁是他们的盟友,谁是他们的敌人。不然打赢乌桓大人后,山民抢够了继续回山里做土匪,或者变成新部落大人,我怎么收编?”

  康朱皮有意引导着“忆苦工作”,引导着山民们,特别是那些从平原乌桓大人处逃亡的牧民的思绪,从很久很久以前开始回溯。

  凭借胡汉互市,替汉王朝当兵,以及积攒劫掠和畜牧所得,原本出自“有勇健能理决斗讼者......无世业相继”,也就是不能世袭的乌桓大人们一度空前强大,直到曹操北伐才遏制了势头。现如今虽然乌桓再不复当年鼎盛,精兵也多被晋朝禁军、边军招募,但部落大人与普通乌桓牧民的力量对比已极为悬殊,原本的氏族部落社会已不可逆的解体,只有在荒山草甸中才能找到桓真人这样半牧半匪的氏族公社。

  中原王朝给乌桓酋帅授官划地,开放互市,乌桓大人也主动学习汉人,不再住穹庐,逐水草而居,而是修建起雄伟的坞壁,圈了大片的农田和牧场,搞起了农业和定居畜牧业。

  牧场被乌桓大人们圈定后,大量的牧民无处居住和放牧,特别是在漫长的冬季里要吃草,全家老小也得有地方过冬,若不想冻死饿死,就只能依附部落大人,靠租或买部落大人

  的牲畜生活。

  同时,牲畜一旦集中,劳动力就大量富裕,“一千只牛羊也是这么多人放,一百只牛羊也是那么多人放”,大量无事可做的牧民就只能仰部落大人的鼻息而生存,进而让部落大人们更方便地剥削。

  说到这,康朱皮便问那些乌桓逃奴,他们原本交多少税给部落大人?

  一听这问题,逃奴们想到苦日子,纷纷打开了话头:

  “每养十只牛羊,部落大人就要一只,你不养牛马,打猎的话,每打一只猎物,无论大小,部落大人都要拿一只!而且这还不算完,部落大人要找人巡逻放哨,就收我们的

  请收藏:https://m.yushufang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