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35章 练总_续南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河看一眼就不以为意,中国几千年历史,最出名的典史就是阎应元阎典史了,眼前这典史,显然只是泛泛之辈,不值关注。

  几个官员进来拜见县尊,个个施礼不跪,他们与邓升不同,毕竟巡检是武职。

  高岐凤为他们介绍杨河,又说了练总之事,三个官员毫不意外,他们礼节性的表示祝贺与欢迎,然后刘遵和鼻观口口观心的沉默,只暗地里对杨河偷偷打量。

  魏崑岗懒洋洋的喝茶,偶尔瞟杨河一眼。

  只有主簿郑时新神情会亲密些。

  杨河一眼扫过去,就这几人,竟隐隐分成两派,高知县与郑主簿一派,刘县丞与魏典史一派,邓巡检被无视。

  杨河心中暗暗好笑,屁大的地方,屁点的几人,也要勾心斗角,他也没兴趣搀和他们的事,练好自己的兵就行,大劫来临,堂中这几个官都是蝼蚁。

  放在哪训练各官无所谓,说起乡勇粮饷之事,高知县与郑主簿商议,或许可从“羡余”中支取,再让各地方士绅“乐捐”一笔,每年三千两银子应该挤得出来。

  刘县丞与魏典史听着,倒没有反对。

  羡余算是地方的小金库,很多州县都是“羡余”收足了,再收取正税,每年支了三千两,各官的好处费就少了不少。

  然现在流寇汹汹,就是刘县丞等居在城内都是心惊,为了身家性命着想,这些支出的银子他们倒没说什么。

  当然,睢宁最多只能支出这些钱了。

  听着堂中几官为了粮饷之事扯皮争论,最后的结果,每年出三千两,胡就业与曾有遇互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穷鬼”二个字,若大一个县城,竟比新安庄还穷。

  说服各官,高知县松口气,为免新任练总不满,嫌钱少,他安抚说北岸各村落可以免去税粮,还可以免差。

  杨大臣在后撇撇嘴,那边的百姓,本来就从不纳粮当差好不好。

  最后是军服兵器,高知县记得武库中有一批鸟铳,还有当时筹备乡勇时缝制的号衣。

  他询问魏典史,魏典史漫不经心道:“或许有吧。”

  看他这不恭敬的样子,高知县神情一怒。(未完待续。)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yushufang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