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1章 苏州一行_上海繁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脸色,却只见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康宁的手稍微僵了一下,但也仅仅只是一下,就任由王一元牵着了。

  出了车站。王一元对康宁随意的说道,你今天要去哪里,我都陪着你。今天我就当把自己献给你了。

  康宁两只手抱住王一元的胳膊,微笑着说道,大叔,你说的是真的?我今天来可是有安排的。看一场苏州评弹,听一场正宗的昆曲,吃一碗苏州的汤面,然后再去看看观前街。她活泼的说道,就这一些,你没意见吧?

  两个人先打车去的张家巷苏州评弹博物馆。康宁先去买了评弹的票,但下一场的时间上还要等一会儿,两人就先参观博物馆。

  这家评弹博物馆,重点记录和展示苏州评弹历史发展全貌,各代著名评弹艺人及流派表演特色和文史资料等,还利用高科技手段体现评弹艺术的历史演出场景和行业习俗。因此能在博物馆的各处看到评弹艺术的身影,像迎宾的小二像、墙面上挂的评弹艺术家的木牌、还有随处可见的六角宫灯等等。

  博物馆后院是书场,台上说学弹唱,台下人边喝茶边听戏,别有一番风味。等到时间,王一元和康宁赶紧进去找了个座位坐下。

  戏台上没有音响,没有灯光。先是一个人的节目,清唱一首《茉莉花》。一个身材纤纤的苏州女子,怀抱琵琶,款款走上戏台上落坐,就像一片香樟树叶,轻轻地就落在了台上。她不怯不等,手指在琵琶的弦子上一晃动,美妙的音符就像细水,瞬间流满了书场。

  过后,换成了一男一女两个人的弹唱表演。通过报幕,王一元知道接下来是经典评弹剧目《杜十娘》和《玉蜻蜓》。

  王一元却从不曾听到这样抑扬顿挫、春蚕吐丝、和风细雨般的歌唱,他感觉自己都痴了。尤其是那三弦琵琶的,悠扬的丝弦声,和清丽委婉的吴语软侬的唱腔,总觉得透过历史,仿佛穿越回到了旧时光,时间都倒流了。王一元好像觉得自己整个人都开始荡漾起来,甚至于曲终人远,他都还在苏州评弹里面不肯出来。

  三个曲目结束,已经过了中午。散了场,大家都往外走。

  真是骨头都听酥了。在上海听评弹真的没有这里味道好的。喝着苏州的碧螺春茶听着这清音雅乐般的评弹来,真是不知有多少的惬意哟!康宁还沉浸在刚才评弹的意境里。她边走边问王一元,你能听得懂吗?

  王一元实话实说,除了一首《茉莉花》,其余的歌词都没有听懂。但他还是诚恳的说道,不过,即使是这样,我还是爱听,且越听越觉得想听。后来想想,这就像听一首好听的英文歌曲,或者可以从头到尾听不懂一句歌词,但那旋律,就已经让人如痴如醉,有这,就足够了。

  王一元心意犹远的说道,尤其是那首脍炙

  请收藏:https://m.yushufang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