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九章板甲的优劣势_明末草头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弓弩三十张,箭矢三百枚,火铳二十把……

  原平武库中的物资可以说是五花八门。

  但却没有甲胄!

  一是因为原平的武库只是用来防备盗贼和维持治安的,再加上原平县不远就是鼓山卫,所以朝廷并没有下发甲胄。

  二则是因为甲胄是朝廷的违禁品,只有军队能够装备,为了防止地方叛乱,地方的武库不允许有甲胄。

  这些物资可谓是一笔天文数字。

  “父亲,不能漏了赵德全那狗官的宅子。”

  刘易看完,放下账本开口提醒到。

  刘老爷眼睛猛然一亮,大笑道。

  “哈哈哈!好!”

  “若不是吾儿提醒,为父差点忘了。”

  大明的地方官员为了表示自己清正廉明,上任之后,一般都是住在官衙里,但也仅仅只是明面上如此。

  官员为官一任,怎么可能不在地方捞点钱。

  钱捞多了,放在官衙总感觉心里有点发虚,没安全感。

  所以大多都会选择在本地买一套宅子,专门用于豢养外室和存放捞来的银子。

  到了明末,吏治崩坏,贪官污吏横行,这种事情变得越发寻常。

  赵德全身为知县,虽然上任没多长时间,但其贪婪的嘴脸却也是显露无疑。

  短短几月时间,便在原平县买了宅子。

  肯定还积攒有不少的银两!

  甚至说不定赵德全的家产,比原平县的府库还要富。

  刘老爷颇为感叹的说了一句。

  “哈哈,为父今日总算了解流寇为何攻破一城必取府库,必掠乡绅了。”

  ……

  刘老爷派出人手去抄没那些乡绅的家宅和田产。

  刘易则是带着武库中的武器兵甲,返回了刘家在东山的矿场。

  原平县武库中虽然武器不少,但质量就有些没办法说了。

  大明朝廷的某些人,连和建奴作战的边军的武器兵甲都能克扣,就更别说这些州县的武库了。

  那质量,还真不一定就能比得上王家的斧头!

  为了保险起见,刘易压根就没准备使用武库中的兵器,打算将那些兵器干脆全部回炉重练。

  随着水力锻锤的出现,刘家的矿场上兵器甲胄的生产速度正在呈现直线上升趋势。

  一块块铁锭被水力锻锤捶打成了铁片,在铁片外包上压实了的棉布,定上铜钉固定,一副棉甲便大致成型。

  至于说刘家的矿场上能不能做出欧洲的重型板甲。

  答案是能!

  但是刘易却并不打算给昭武军装备重型板甲,最起码暂时不准备。

  原因很现实。

  因为就算是能做出来,昭武军的军士也穿不了。

  欧洲重型板甲的优点十分突出,防御力强,但其缺点也与其优点一样突出。

  太笨重了!

  一套合格的欧洲重型板甲,厚度在三到五毫米以上,一套全身甲重达上百斤乃至更多……

  昭武军军士都是贫苦流民出身,一个个瘦的和竹竿子似的,给他们穿上那么一件重

  请收藏:https://m.yushufang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