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六十六回 贪瓜果试图扯缘由 坐京师筹谋望怀州_辛夷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粮。

  可虚得不提,有一点得计较清楚,兹是向他们收米入籴的钱,能同常平仓一个价,他们也不会还口,但无论如何,绝不能这种日子让官府再按三十年前的银子征收粮食。否则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若朝廷在紧要关头都不肯松口,以后更别奢求了。

  喊出这一底线,李知州着实光火:整个河北路都是走三十年来的价,让他去提,被上面责备他无能是轻的,怕就怕一向不愿意给钱的三司,到时在皇帝面前参他一本,说他打算从中牟利,他岂非成了众矢之的?”

  做官的,但求相安,不求功过,谨守一条明哲保身的道理,范仲淹沉浮二十年,这等风气,他十分熟悉。“可这与你到皇城有何相干?”他问。

  王拱辰道:“学生身为怀州通判,不止负责粮运,并且还得将州府事务单独提交陛下,眼见李知州与百姓僵持对峙没个结果,焉有袖手旁观之理?”

  这话,若出自他自己之口,抑或旁的共事之人倒也罢了,但他观察王拱辰的言行并不能算大方耿介,实在没法信任,因淡淡道了一句“你的说辞倒很‘在其位,谋其政’”,眼睛却不看他。

  王拱辰笑了笑:“与职衔的确没那么相干,说白了,只因贪嘴而已。”他喝了口茶,忽然道:“诶,对了,先生可喜欢吃石榴?”

  “石榴?”

  王拱辰点点头:“学生家里尚算宽裕,自幼便被双亲寄送到京师的伯父家暂住,打小只知读书,几乎没出过皇城。深州石榴,瀛州酥梨,河朔葡萄,皆生自河北路,学生顶爱吃,总也吃不腻。是故去怀州赴任前,学生并不太难过,心说到了那里,天天都有新鲜果子吃。可真到了地方才知道,原来怀州同东京更近,距深州瀛州河朔,却相隔千里,且种的东西相异甚远,还一种种一片。种竹子,哪儿哪儿都是竹子,种皂荚,哪儿哪儿都是皂荚,总算有杏子,还是为着产杏仁。最后天天吃的,便只剩炊饼、馒头、炊饼、馒头,一吃吃到死。”

  范仲淹听得略有嫌弃,本来各地有各地为生的作物,没什么稀奇的,而他贪恋瓜果,直如妇人般短浅。转念一想,他当年不过十九岁,又释怀了些。

  正想着,王拱辰突然凝神道:“先生,连学生吃的都是炊饼馒头,那百姓吃什么呢?他们提早收割,朝廷还要逼迫他们把过冬的粮草,几乎是平白赠送的交出去,他们难道就过得比京东饥民舒坦很多吗?”

  范仲淹一愣,不意他着墨为此,斟酌几番后,姑且听信他一次:“那你待怎样,预备向陛下举发?”

  “若可以举发,重则换其知州之职,轻则督促几句,无论如何,总算行之在册。”王拱辰紧紧攥住茶盏,“只怕陛下亦赞同李知州所为,学生就该束手无策了。“

  “当今圣上乃良君,必将赏善而除民患,你多虑了。”范仲淹停了停,又道,“反是你在茶肆流连多日,执意向举子们诉说邸报所写河北路的不实之处,才会令陛下起疑,更难怪李知州要找带你回去。你仔细来日真到陛下面前,他借机指责你捏造是非,无风起浪。”

  对于他的劝告,王拱辰毫不在意,反而别有深意的说:“先生放心,今日过后,学生的目的便达到了。”

  “怎么讲?”

  “学生拿不准陛下心思,势必李知州也拿不准。既然都拿不准,便无需真去招惹,做样子便可。”王拱辰扬起嘴角,眼中满是热忱,“此刻的怀州,讨银子的百姓大抵已经到李知州府上了吧?”

  请收藏:https://m.yushufang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