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7章:云中学院与纸张!_风起黄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重要的文书资料、契约合同应该铸成钟鼎,其次则书于竹帛

  《三国志·卷十九》记载有一句话,便很好的说明的了当时的情形,“功铭著于鼎钟,名称垂于竹帛。”

  当然这也和汉时的纸张的缺点有关,就算是改进后的蔡候纸依然是没有具备灭虫防蛀的功能,极容易被损坏,所以一般人都认为只有刻在钟鼎、写在竹帛上才能长期保存。

  当然这段时间杨皓轩也没有闲着,为了开设蒙学,杨皓轩重金召集精通制纸的工匠会聚于云中城。

  经过杨皓轩和工匠们,几个月的不断尝试,在造纸过程中加矾、加胶、涂粉、洒金、染色,不断的改良纸张,终于使纸张具备灭虫防蛀的功能。

  造纸的工坊的一处,一叠裁剪的整整齐齐、方方正正的,外表泛黄的纸张,被堆放在库房里,这也是杨皓轩开办蒙学的底气。

  杨皓轩的计划是先在各城中修建学堂,随后慢慢向治下的百姓宣传让孩子读书的好处。

  建立学堂的计划,不禁能够增加自己治下人才的储备,还能提高识字率,最重要的是能让百姓们明辨是非。

  杨皓轩准备建立三种学院。

  一为下院,不教经义,只为6-12岁的孩童教授读书写字、简单的术算。

  二为中院,吸纳蒙学排名前列的学生,或者通过考核者,教授的更为复杂的术算、以及政事处理,学制两年,第一年学习知识、第二年于各地实习帮助处理郡中政事,毕业可以授吏。

  三为上院,入上院者只要毕业即可授官,上院面向中院毕业生招收,或者通过考核着可入。

  杨皓轩计划在各县城中建立下院一座,各郡郡治中建立中院一座,云中城中建立上院一座。

  上院祭酒由荀彧亲自担任,中院祭酒由各郡太守担任,下院祭酒由各县的县令、县长担任,命令一地主官担任学院祭酒可见杨皓轩对教育的重视。

  教育司司主钟繇带着手下的官吏四处巡视,考核各地的入学率,负责下、中、上院学子的晋升考核。

  杨皓轩将计划说出,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发展教育可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没有触动自身的利益,自然不会有人反对。

  钟繇面寇难色的站了出来:“明公,您想要设立如此多的学院,就算改进造纸法,但现在文吏不足,抄写书籍费时费力,又得花上不少的时间。”

  杨皓轩的脸上露出了神秘的微笑,缓缓的说到:“元常不必忧心,明日你来府中寻我,我自然会给你一个解决的办法!”

  此时已经到了深夜,厅中的灯油都不知道添了几次,众人的脸上也都有一些疲惫,眼中却闪烁着兴奋之色。

  众人能投靠在杨皓轩的麾下,有的是因为的荀彧的盛情邀请,有的是看中了杨皓轩的潜力,愿意加入他军中博一个锦绣的前程。

  

  请收藏:https://m.yushufang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