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93章 路遇(上)_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惊讶,自己都启程赴京了,居然在这儿撞上了好久没见的张公瑾。

  “拜见县公……”

  “弘慎兄这是作甚?”李善翻身下马,挽起张公瑾,笑道:“不会是来问罪的吧?”

  这句话堵得张公瑾好生胸闷……到目前为止,张公瑾是赴任将领中唯一没有实权的人,顶了个代州别驾的帽子,啥都坐不了。

  不过,天策府那边过来的人中,却隐隐以张公瑾为首。

  “下官此来,为县公献策。”

  “凌公曾言,张弘慎端谨守礼,文武双全,世间少有人物。”李善笑着问:“今日当洗耳恭听。”

  “县公过誉了。”张公瑾谦虚了两句,直接了当的说:“如今代州、忻州两地民众渐丰,或可行军屯事。”

  “屯田?”李善缓步走下山坡,也直接了当的说:“弘慎兄是看中了苑君璋所部吧。”

  张公瑾并不意外被李善看穿,“幸赖县公妙手,代州虽田地荒芜,但并不缺粮,民众迁居来此,田产渐有起复。

  但突厥虎视眈眈,总归会正面交锋,马引事难以持久,若行军屯,雁门再无缺粮之忧。”

  李善有些意外,侧头看了眼亦步亦趋的张公瑾,今年正好三十岁的张公瑾风华正茂……李善也有着类似的谋划,即使是马周也是最近才看穿,没想到张公瑾初来乍到就发现了。

  因为商路通畅,商队不停携带良驹回塞,李善筹备霞市,行马引事,导致大量粮草被运送到代县,也导致了代州军完全不缺粮,甚至还借给刚上任的并州总管李道宗一部分。

  但一旦和突厥开战,商路断绝,代州还会不缺粮吗?

  代州、朔州必定是主战场,大军一动,粮草耗费如同流水,不可能不缺粮。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军屯实在是个一个两相便宜的办法……苑君璋麾下万余大军,为了保证唐军对马邑的控制力度,至少有一半以上会分流。

  五六千人呢,而且还大都是上过战场的老兵,不可能像现在这样分散到代州、忻州各地,授田过安定的日子……但如果腾出一大片地方做屯田兵,虽然不完美,但却也是一个办法。

  分流、屯田,积蓄粮草,而且关键时候,这些屯田兵还能转为正卒,配上铠甲、军械就能上战场。

  当然了,操作起来难度有点大……首先,如何保证马邑那边的驻兵接受这样的方案,就是个大问题,即使有苑君璋,也未必能做得到。

  李善突然问道:“弘慎兄或精于算学?”

  张公瑾愣了下,摇头道:“只学了九章等,不敢与县公相较。”

  李善嘿嘿笑了声,他对于张公瑾还有个前世的记忆……大名鼎鼎的佛教高僧,也是天文学家的一行禅师就是张公瑾的曾孙,搞天文的,必定精于算学。

  “是了,若要屯田,必然清查田亩……”说到这,张公瑾微微抬头看了眼李善的神色,试探问:“听县人提及,县公去岁授人算学之术。”

  李善翻身上马,随口道:“此事延后再议……”

  张公瑾神色一松,延后再议,意思很明显,这个方案是可行的,但现在还不到时候……的确如此,唐军还没有完全掌控马邑,苑君璋还没有入朝觐见。

  就在忻州、代州的交界处分手,李善趋马南下,但还没走多远,前方就传来阵阵嘈杂声,有哭喊声,有哀嚎声,还有高声叱骂声。

  王君昊眉头一皱,令骑队缓行,亲自上前探看。

  片刻后,李善阴着脸看着路旁四十五个持刀的青壮,以及跪在地上被绑住手脚的农夫。

  请收藏:https://m.yushufang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