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98章 遁去(再续)_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题的,这条线一直联络到了齐王身上。

  随口聊了几句后,李善才说起正事,“齐三郎起窑烧砖,外面的左右千牛卫以及各家部曲都是要建屋的,估摸着是从坊州本地调集民夫,可能士卒也要动手。”

  “你回头吩咐一句,给外间的士卒多调配一些粮食……”

  贺娄兴舒是李善的门下,后者又是司农卿,吩咐一句那是理所应当的,而这种粮食调配也是司农寺下面的属官主持的。

  “阿郎……”贺娄兴舒有些犹豫,凑近了几步,小声说:“还记得上个月……两位少卿都有点愁眉苦脸?”

  李善不动声色的点点头,“怎么?”

  “好像坊州宜君的粮仓有问题。”贺娄兴舒说话的声音更低了,“自前日起,粮草储备已然不足。”

  “粮草不足?”李善看模样有些意外,“出了什么事?”

  “不知道。”贺娄兴舒想了想,遥遥看了眼安置在凤凰谷内东侧的粮仓,“如今只有三日之粮。”

  李善随意笑着说:“那就算了……等宜君县那边多送些粮草过来再说。”

  贺娄兴舒应了声,疑惑道:“也不知道宜君县那边出了什么问题,看宇文少卿的模样,不像是什么好事。”

  “这可是在关中坊州,距离京兆不远,陛下秦王都在,难道还能让百官饿肚子?”

  “阿郎说的是。”贺娄兴舒嘿嘿道:“等粮草送来了,其他人不提,阿郎亲卫部曲那是肯定饱食的。”

  自前隋文帝时起,朝中大建粮仓,比较著名的有兴洛仓,回洛仓,常平仓,黎阳仓、广通仓、河阳仓、常平仓。

  七大粮仓其中有六个都是在洛阳附近,这也是当年瓦岗寨之所以兴起的一大原因,翟让取黎阳仓而起,李密攻兴洛仓而兴盛。

  唯一建立在关内的粮仓就是广通仓,后来大业年间改名为永丰仓,设立在华洲华阴县广通渠口,这是明显作为军事用途的,因为华阴县距离河东入关中途中最重要的渡口风陵渡口不远,距离中原入关中最重要的关隘潼关也不远。

  当年杨玄感叛乱,后来李渊起兵,入关中第一件事就是攻占华洲的永丰仓……当时华阴县令正好是李渊族侄李孝常,举永丰仓而迎唐军,李渊才能顺利的补充粮草,攻入长安。

  当自李渊建国之后,当时河北山东、江淮、巴蜀、中原打成一锅粥,而李唐在关内的日子也不好过,先后遭到了刘武周、李轨、梁师都、薛家父子三个方向的威胁,而且突厥还时不时来打秋风,所以李渊下令在坊州的宜君县另建粮仓。

  之所以选在坊州,是因为此地南北皆宜,交通便利。

  换句话说,如今李渊带着百官以及嫔妃、宫人,还有千余左右千牛卫士卒,总人数在一千七八左右,这些人的粮草供应理所应当是由坊州宜君县粮仓供应的。

  而关中粮仓,却是司农寺管辖的……不仅是此地,就连永丰仓与河东的太原仓都是司农寺管着的。

  李善打发走了贺娄兴舒,坐在门口的胡凳上,陷入了沉思,齐王和封伦到底想干什么?

  杜淹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总不能是想将李渊、李世民饿死在凤凰谷吧?

  李渊可不是赵武灵王,凤凰谷也不是沙宫。

  如果粮草不济,也不过就是不到两千人,往东北三十里就是宜君县,往西南三十里就进了京兆,隶属于京兆的同官县距离边界县也不过就二十多里而已。

  李渊随随便便一个命令,同官县令第二天就能送来粮食。

  虽然觉得有些莫名其妙,但李善很警惕,他相信,即使李元吉是个不折不扣的蠢货,但封伦绝不是。

  必有后手。

  于是,李善再次下定了决心,招手让范十一近前。

  “开始吧。”

  “是。”

  请收藏:https://m.yushufang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