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六百五七章 征伐高句丽(倒数第二章)_大唐第一长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依山列阵。

  李战亲自与程处默等人以及数百骑兵到高处观察山川形势,可以伏兵以及出入的地方。

  李战命令侯广亮率军队一万五千设阵于西岭,程处默率精兵一万一千为奇兵,从山北出狭谷去攻击敌人的后方。李战亲自率领军队四千,挟鼓角,偃旗帜,登北山上,命令各军听到鼓角声就一起出击奋力进攻。

  延寿看到侯广亮布阵,结阵要作战。

  李战望见程处默军尘起,命令作鼓角,举旗帜,各路军队鼓噪并进,延寿等人大惧,想分兵抵御。

  这个时候,薛仁贵大喊的冲入高句丽军阵,所向无敌。

  唐军进攻,高句丽军大溃。唐军斩首两万多级。(通常杀敌数远多于斩首数,例如平壤之战明军斩首就800百、但是小西第一军损失却超过1万。)

  延寿等人率领剩余的军队依山自固。

  李战命令诸军包围之。程处默撤了桥梁,断了高句丽军的归路。

  延寿、惠真率三万六千八百人投降,入军门,膝行而前,拜伏请命。

  李战选出耨萨及已下酋长三千五百人,迁往内地,其他的都释放,让他们回平壤,他们都举起双手以头顿地,欢呼声传到数十里之外。此外,这一战还缴获马五万匹,牛五万头,铁甲一万多领,以及其他大量兵器。

  高句丽全国都非常震惊害怕,后黄城、银城的高句丽人都自己弃城逃走,数百里没有人烟。

  九月唐军开始围攻安市城。由于守军殊死抵抗,使唐军未能攻克。时近深秋,李战因为当地变冷早、草枯水冻、士马难以久留、而且粮食将尽,所以动用了炸药。

  本来李战是不想毁掉整个高句丽最大的城市。

  可是高句丽的人敬酒不吃吃罚酒,李战只好动用了炸药,那一天根据后来高句丽人的回忆则是,天地动摇,雷声滚滚,到处都是可怕的雷鸣声,只要稍微遇到雷声,那么就会粉身碎骨。

  单单是那一天,高句丽的安市城被炸死了五万多人。

  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安市城将领只好出城投降,直接将安市城拿下之后,李战再次让苏定方和薛仁贵拿下上下的高句丽领土。

  两位大将只用了不到一月的事情,就攻占玄菟、横山、盖牟、磨米、辽东、白岩、卑沙、麦谷、银山、后黄十座城,徙辽、盖、岩三州户口七万人到大唐,新城、建安、驻跸三大战,消灭大量高句丽军队,斩获高句丽军首级四万余级(通常杀敌数远多于斩首数,例如平壤之战明军斩首就八百、但是小西第一军损失却超过1万)。

  高句丽其他各城守军或者逃跑,或者投降。

  唐军进至平壤城下,包围平壤一个多月,十月,高句丽王率首领98人,持白幡投降于唐军。

  不过这个高句丽王坏,虽然投降了,可是却仍然闭门拒守,并多次派兵出战,都被唐军击败。

  本来李战是准备再次启用炸药的,虽然炸药有违天合,但是你不要脸,李战能有什么办法,不过,就在李战准备动用炸糕的时候,高句丽将领僧正秘密派人联络唐军,称自己可以作为内应,李战答应了。

  五天后,僧正打开城门,唐军攻占平壤,生擒高句丽王等人,平定了高句丽各地。

  就这样,高句丽在唐的攻击下最终灭亡。

  在攻灭了高句丽之后,唐朝一方面把大量高句丽人迁到江、淮之南,另一方面在高句丽设置九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个县,设置安东都护府,统治高句丽各地。

  选拔酋帅有功的人为都督、刺史、县令,与华人官员一起管理当地。任命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为检校安东都护,领兵二万人以镇抚之。

  请支持新书《我外婆是武则天》!

  请收藏:https://m.yushufang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