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85章 危险来临_从我的团长开始抗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封云天他们是第一批补充兵源,也是第一批通过驼峰航线,搭乘运输机前往印度的人形货物。

  虽然封云天知道这是一条死亡航线,已经有做好可能发生空难的心里准备。

  也知道日军的陆航最近活动频繁,经常跑道到滇中地区的驼峰航线上,偷袭在这条线上运送物资的运输机。

  但是从没想过这两件设想中的事,一件都没有遇上。

  却遇上了另外一件因政府问题,所导致这第1批200多名补充到驻印军的队伍,死了10多个的重大失职事件。

  “驼峰航线”是二战时期中国和盟军一条主要的空中通道,始于1942年初。

  也就是滇缅公路彻底被断以后。

  通过这条运输航线,中国能从印度运回汽油、器械等战争物资,也得以向驻印军补充兵员。

  “驼峰航线”西起印度阿萨姆邦,向东横跨喜马拉雅山脉、高黎贡山等地,最终进入中国的云南高原和四川省。

  航线全长500多英里,地势海拔均在4500~5500米上下,最高海拔达7000米,山峰起伏连绵,犹如骆驼的峰背。

  加上起点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一个形似骆驼背脊凹处的一个山口。

  故而得名“驼峰航线”!

  正因为要穿过这一个大驼背,加上还有极寒的喜马拉雅山脉,注定了这是一条“很寒冷”的航线。

  在这之前。

  驼峰航线运输机都只负责运输物资,各种枪械弹药和汽油器械,都是死物根本不需要考虑保温。

  因起初本职工作并不是用来送部队,也就没有相关保温设计。

  而像史迪威他们这类乘坐飞机,跑这条航线的人,乘坐的都是客机,也是专门改装过的运输机。

  客机上面本就有保温措施,加上坐飞机的人也穿了衣服,具备一定的保温效果。

  而作为负责运送物资的运输机,因派军新协议的签订,就此开始承担运送驻印军补充兵员的任务。

  致命的危机,也就此产生。

  卸掉货物后空荡荡的运输机机舱里,被塞进来一帮子只穿了裤衩子和背心,内心充满火热的大男人。

  因为是第1次坐飞机的缘故,大家开始还能兴奋的各种大惊小怪。

  那个兴奋的劲头。

  没比当初从禅达走出去,在腾冲搭乘飞机的溃兵们好多少。

  封云天看着空落落的机舱,虽然察觉到了问题,毕竟上次在腾冲坐飞机的时候,即便飞的高度只有一两千米,他也感受到了高空的寒冷。

  好在当初飞得不高,并不是很冷,还不到危险的程度。

  可这次须要飞越喜马拉雅山,那高度起码是六七千米以上,到时候温度会大幅度的下降。

  就他们这一群光膀子,体质差一点的肯定会被冻死。

  但是封云天转念一想。

  这可是意义重大且深远的一次派兵,国民政府的军政部后勤部不可

  请收藏:https://m.yushufang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