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三章 先进的制度改革_嬴胡亥司马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分封制,朕今日前来,还想听一听丞相对于这两种制度的看法。”嬴胡亥虚幻一言,故意引出一个话题来。

  王绾摸不准皇帝是什么意思,便如实道:“臣以为,自周代开始,分封制成为联系血亲关系,宗族大宗小宗的极好办法,也便于开疆扩土。

  遥想当初纣王无道,天下起而伐灭,周朝遂而占有天下。

  只是那个时候的天下疆域,和我大秦的疆域比起来,完全没有可比性。

  这主要归功于分封制度,诸王拥有土地和军队,大肆开疆扩土。

  诸如我秦国,伐灭西戎,吞并巴蜀,横扫义渠,所以才占有了函谷关西边的无尽沃土,奠定了争雄天下的霸业。

  当今之世,我朝北接匈奴,南凑白越,西北有月氏,东临大海,然而匈奴之北,是什么地方,无人能知。

  南越之南的中南之地,又是什么地方,照样无人能知。

  西北的月氏再往西北走的西域之地,却依旧不知道是什么地方,至于大海,臣反而认为海洋产出丰富,无论是海鱼还是生活所需的海盐,都是非常富庶的东西。

  若是有舰队能探索海洋,建立起来诸多谋生的手段,那就是天下开财源。

  等到那个时候,我大秦也会更加富有!人口也将会更多。”

  嬴胡亥深吸一口,这王绾的眼光很超前啊,竟然想到了开采海洋资源!

  牛皮!

  王绾察言观色,见皇帝脸上露出向往之色,随即道:“但正如李斯所言,分封制度也有其不好的一面。

  一旦宗主国衰弱下去,就会重现春秋战国的无尽战乱,到时候荼毒生灵,天下都要陷入战火中。

  臣方才所说的,都是往好处考虑,如果分封国不愿意按照皇帝的意思,往北灭匈奴,南跨中南之地,东出大海,西约祁连山,反而养精蓄锐,意图反叛皇帝,岂非养虎为患?”

  嬴胡亥又是一番沉思,因为历史上这样的事情真的太多,在他记忆里,随便一抓就能抓出一箩筐这样的事情来。

  “那这么说,分封制依旧有其局限。”

  王绾含笑道:“陛下无需多虑,我大秦有眼下这无尽疆土,本身就是旷古未有的事情。

  更况且,我朝如此多的土地,许多地方都还是未曾开坑的荒山。

  甚至于先帝在山林苑中修建的宫殿里边,偶尔都会有猛兽袭击。”

  嬴胡亥颔首道:“丞相言之有理,那朕还想问问丞相,对于焚书令有何看法?”

  相对于后世动辄十数亿的人口基数,大秦这几千万人口,真的是少的可怜了。

  “时过境迁,朕今日所来,乃是虚心求教,问政于爱卿,无需担忧什么。”

  王绾激动地连接磕头:“吾皇圣明,臣必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听到自己老爹这样说,王喜吓得额头上冷汗直流,这种对话简直就是在非议先帝啊!

  可,自己又怎么敢打断君王和父亲的对话?

  “诸子百家诞生于近乎六七百年的纷乱之中,各项言论不说杂七杂八,但其中必定有精髓。

  如兵家经典,兵法十三章;可以说是战争宝典了。

  但也正是因为起言论班杂,所以不适合天下一统,可丞相李斯为法家高人,他所言之焚书令,无外乎就是焚毁除法家以外的书籍。

  让法家成为我大秦主流,此为一家独大。

  如果将来时儒家门徒为我大秦左丞相,倘若是儒家门徒要也建议皇帝来一个焚书令,焚毁除了儒家以外的令书。

  这对于天下而言,无异议最为可怕的灾难,受苦的还是老百姓啊!”

  嬴胡亥眼睛一亮:“那,丞相可有办法摒除这种弊端?”

  王绾叹了一口气:“皇帝恕罪,老臣多番思索,终究是想不出有什么办法可以摒除这种眼睛看得见的灾祸。”

  嬴胡亥思量片刻,遂而道:“实不相瞒,朕似乎有办法,可以解决这种弊端!”

  请收藏:https://m.yushufang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