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3.王叡的劝告_绯闻太后的真实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出来反驳皇上,倒替他担心——拓跋弘心胸狭窄,早因为王叡救了自己和太子恨上了他,因此这一次纵然王叡守城有功,她亦没有主张为他加官,依旧还任散骑常侍这个虚职,兼太史令,其实是为了保护他。此时王叡稍有不慎,便会有灭顶之灾。

  冯煦有心制止王叡,这个人救了她和宏儿,她将来要报答,也要任用,所以不想他出事。

  可是王叡显然很不需要,他甚至没有看太后,却向皇上道:“陛下决心要收回围城时散出的粮帛,继续太仓输粮,身为臣子原本不敢反驳。只是我方从外任调回,所闻所见与平城不同,现在回禀陛下,也许会有点用处。”

  “平城被围之时,陛下在武周山,守城、安民、赈灾皆由太后主持,政令亦出自北宫。如今陛下回到平城,旨意与先前完全相反。治理天下本无定论,太后与陛下审势而为,各有高见,臣子们亦难断定孰是孰非,只是寻常百姓又安能区分政令来自北宫还是太华殿?因此只道朝廷朝令夕改,不守信用,再不信服天子,将来皇上又如何治理天下?”

  “便是平城内的百姓们知道了哪道政令出于太后,哪道政令出于皇上,但在他们看来太后和皇上本就是母子一家,并无区别,若是得知皇上的旨意正与太后相反,岂不会迷惑不解?且更无所适从。”

  李家被灭族之后,皇上已经摆明了针对太后,而太后亦自隐居的方山回平城,辅佐皇长子成为储君与之分庭抗礼,朝中的臣子谁看不出来?甚至很多臣子已经在想应该跟随哪一方——皇上成年不久,且掌控皇权,论理应该跟随皇上;可是皇上无论人品才能都比太后相差太多,灭了李家和慕容两家更是不能服众,最近又有传闻皇上故意在武周山延误军情不及时回援平城,所以多半人心向着太后……

  而且,太后还抚养着太子,魏国未来的国君。

  但是,并没有一个人敢在朝堂上将这些话说出来,哪怕是源贺和高允,他们在讨论朝政时从来都只争辩是非,却完全将太后与皇上间的矛盾回避了。

  还是王叡第一个在朝堂上明明白白地揭开了。

  可王叡的话却如此光风霁月,哪怕是皇上听了都收起了按在刀上的手,不觉还轻轻地点了点头。

  尽管皇上很想太后死,但他从不敢在朝臣面前露出一分。事实上,他一直在太后面前恭恭敬敬,不只是因为鲜卑人向来敬重母亲,更因为太后是自己的嫡母,抚养过自己,她还诛杀了乙弗浑让自己坐稳了皇位……也许,正是因为她对自己的恩太深了,拓跋弘才再不想见到她。

  太后如果如自己之愿死掉,拓跋弘保证一定会为她封一个很好的谥号,将她风风光光地葬在金陵,痛哭流涕地哀悼她,让世人都看到自己是一个

  请收藏:https://m.yushufang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