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二十三章 刘备是何人_医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联军,莫与相国手下精锐相比,就算是当日的张角,恐怕也不会将其放在眼中,故而联军人数虽多,但能入我眼者不过寥寥!”张林面色轻蔑,脸色有些高傲的道。

  “哦?”董卓眯着眼睛盯着张林,似是想要穿透张林的内心,“宁安当真这么想?”

  “既然相国问,那林便以北海孔文举为例。

  其为孔圣第十九代孙,可谓是名声家世显赫于当世,但我曾在豫州相见时,却让林大失所望,虽出口成章,文采非凡,但所言无物,对于民生军事一窍不通,或许读过一些兵书,但论做口头文章,岂能比得过赵括?故而林一直以为,像孔文举之辈,流芳百世,可凭其文章诗赋,但绝对无法凭借其牧守一方的政绩。

  若林与孔北海比文采,虽数十而难以比其一毫,但若与林谈律法,谈粮草调度,谈兴修水利,谈改善民生,就算有十个孔文举,我依旧不放在眼里。

  为何?此乃我多年来研究汉律,无事时去豫州帮舅父处理政务,行走于各个官署的功劳,荀子言‘故不登高山,不知之高也’,而今泰山仍在齐鲁,我在洛阳,相知而未相见,要丈量穹之高,不是很可笑吗?世间大名士孔文举尚且如此,其他不过庸碌者,如何入我之眼,入相国之眼?”

  “哈哈哈!”董卓喝了口酒,大笑一声,拍手笑道:“不错,宁安所言在理,此间之事当为如此,可莫非关东群雄当中就无入宁安之眼者吗?”

  “有!”张林两眼微眯,神情严肃,“关东诸侯之中,我首推六人!”

  “不知是何许人,竟能得宁安称赞?”董卓脸上浮现出一丝好奇,倾斜着身子问道。

  “第一人,渤海太守袁绍,其出身于四世三公之家,眼界开阔,见识不凡,心有智计,又有逢纪,高干等人为谋臣,颜良,文丑等人为武将,声威重于四海,当入我法眼。

  第二人,后将军袁术,同样出身于四世三公的袁家,其占有南阳,汝南等地,其为袁家兴起之地,民心归附,财帛粮草众多,兵强马壮,当列于其六人之郑

  第三人,原典军校尉曹操,其年少时因严峻刑法,不畏强权而称道于朝堂,后又随御史中丞皇甫嵩征讨黄巾,颇有将兵之能,直至刺杀相国不得,声望达到顶点,士人无不钦佩,又有诸多兄弟相助,不可觑。

  第四人,长沙太守孙坚,其声名鹊起之时,为火烧长社之日,身先士卒,勇武非凡,为国四处征战十数载,兵精而将广,士卒为之用,当为下一豪杰。

  第五人,幽州白马公孙瓒,其久在幽州边地,年少时便能将兵与乌桓相争,又学于林之恩师卢尚书,文武双全,其下有一支精锐骑兵,不下于相国的西凉铁骑。

  至于第六人,相国可能就没听过了。”

  “哦?”董卓轻笑一声,一口饮尽了杯中之酒,带着少许好奇道:“又不知是哪路英豪啊?”

  “原安喜县令刘备可列于其郑”

  董卓眉头一皱,很是疑惑,“虽与我相斗,但宁安所言者不虚,皆是英杰不假,但这刘备又是何人?”

  请收藏:https://m.yushufang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