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1章_谢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胡敖好端端在旁站着,平白牵连进来,忙陪笑道:“陛下所言无一处不实。”

  谢漪又如何能说不信,只得道:“陛下自勉之。”

  一通叮嘱下来,气氛和缓多了。刘藻自也不好再冷淡,她恰好有一事记在心上,当下便自怀中摸出一张竹片,递与谢漪,道:“这是外祖母处得来的。听闻是吴越之地的饮食,名作竹筒饭,取黍米肉糜虾仁鲜笋等物,置竹筒中烤熟。我尝过,滋味甚美。具体如何为之,在这竹片上记了,谢相带回去,也可令庖厨做来尝尝。”

  这是长安没有的,刘藻上回在外祖母家中吃过,觉得滋味甚好,又令宫中庖厨做过两回。她一直记着想与谢漪分享,奈何寻不到时机。眼下她们好不容易缓和了,刘藻便急忙拿出来了。

  谢漪的目光在那竹片上顿了顿,抬手接过,道了谢。

  刘藻眼睛亮亮地望着她,道:“若是谢相也觉好,来与朕说一声。”

  她像是急于与人分享爱物的孩子,不止将心爱之物分与旁人还急欲听人一声赞。谢漪不由一笑,答应了。

  时候不早,天都黑透了。谢漪见已无事,起身告退。刘藻起身送她,一路送到了宫门外,路上也不说什么话,直至宫门,谢漪令她止步,刘藻方停住了步子,望着谢漪,道:“谢相好走。”

  谢漪弯身一礼,转身登车,离去了。

  刘藻一直看着,直至她的身影消失于夜色中,方才回宫。

  谢漪回到府中,取了太常送来的名录往书房研看。她行至书房外,见门前两名婢女侍立,便止了步,自袖中取出那枚竹片来,交与二人道:“照此谱,做一份竹筒饭来。”

  谢漪甚少在吃食上留心,亲口吩咐厨下做什么,还是当一回。婢女接过了,笑道:“君侯稍候,婢子这就去。”

  谢漪温和一笑,踱入房中,埋首于公务。

  太常奉上的名录,几乎囊获了所有夺爵的列侯。谢漪一个个看下来,有些人家,怕是连后裔都散落无踪,寻不着了,有些人则早已为庶民,籍籍无名。

  谢漪要寻的,是那些颇有令名,且具才能,却碍于出身,难以显达的英才。她想多为陛下寻些贤达之士,好让她培植一批能臣心腹,来日治理起天下,也能不那么辛苦。

  谢漪一条名姓一条名姓地挨个儿看下来,看到卫不疑、卫登二人。这二人皆是卫青之子,受了不少波折,如今皆年老体衰,家中是由不疑之子卫高当家。卫高亦无出挑之处,但卫高之子卫玄年少而通世事,堪称俊才。

  谢漪曾亲自考校过他,以为此子可造。眼下又见,她便将卫不疑划入复爵的那一拨,与他们一个爵位,有卫玄在,卫氏复兴可期。

  这与陛下也大有好处,毕竟如今朝中虽谁都不提,可陛下与卫氏的渊源是剪不断的。

  谢漪处处都为刘藻

  请收藏:https://m.yushufang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