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九章、金銮面圣_大唐键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位于大明宫内朝的西部,在延英殿北、太液池西南岸。昔年挖掘太液池,在其西南侧堆土成山,号“金銮坡”,坡顶便是宫中规模最大的别殿群——麟德殿;而金銮殿在半坡之上,其东北方向再无别楼,可以凭高眺远,将太液池的胜景一览无余。

  然而此时此刻,李亨却毫无饱览太液美景的雅兴。他身穿赭黄色便袍,黑纱幞头才刚摘下,撇在一旁,踞于榻上,一足横摆,一膝支起,即在榻上、膝上,摊开数十张稿纸——

  这便是李汲通过王驾鹤献上的,那摞太白诗稿了。

  其中不少诗文,李亨不但读过,抑且还能背诵,也有一些,他今日方才得见。回想当初还做太子的时候,如今的上皇,昔日的开元圣文神武皇帝,任命李白为翰林供奉,时常召至驾前,命题行文。那个时候,上皇已经很老了,每天身边带着的不是杨贵妃,就是高力士,等闲不愿太子随行。但每次李白做了诗文,李亨都要厚赂高力士等宦官,请求抄录了来诵读。

  在李白笔下,除了那些《清平调》之类的应景之作外,还有我唐大好河山,有汹涌的黄河、浩渺的长江,有蜀道绝险、庐山奇秀,有凤凰高台、黄鹤古楼……使得蜷屈在十六王宅内,有如笼中鸟一般的李亨,仿佛插上想象的翅膀,可以在晴空中自在翱翔……

  那段孤清并且提心吊胆的日子里,慰藉委实不多,而李白的诗文,便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当时肯定想不到啊,竟会天翻地覆,一至今日,自己历经坎坷,艰难搏杀,终得入主大明宫,但却再也见不到李白了。

  李亨自然知道李白的行踪。那位被称为“谪仙人”的才子,心比天高,却偏偏昧于大势,叛乱初起,他不但不投效自己于灵武,也不追随上皇于蜀中,而竟然跑去依附了永王李璘,导致最终锒铛入狱,成为阶下囚。当日李亨在接到宣城郡太守、江南西道采访使宋若思所上请赦李白的表章之时,他是极为恼恨的,他仿佛遭受了被偶像背叛的难以名状的羞辱,当场批示,不赦李白之罪,按律,将之远流夜郎。

  ——你去过的地方很多啊,当我被囚天家牢笼之时,你却能够仗剑遨游,四海恣行……但你还没有去过西南烟瘴之地吧?不如且去,看看是否会有特别的诗篇留下了。

  然而李白终究没能真的抵达夜郎郡——去岁关中大旱,河南当贼,李亨乃下大赦之诏,将死刑改流,流者赦免。据说李白半途遇赦,遂沿江而下,折返宣城……宋若思上回的奏章中,还抄录了李白的新作——《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天地翻覆、世事变迁,然而其人尚在,文采犹然……太白先生今年,或将六旬

  请收藏:https://m.yushufang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