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28章 新墨家话事人,科教兴国之策!(求_英灵召唤:只有我知道的历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28章新墨家话事人,科教兴国之策!(求订阅)

  稷下学宫的内卷情况非常严重,各个学派每天都想搞个大新闻,如果不是什么大事,很难引起他人的关注。

  也正是由于这种内卷的情况,导致百家争鸣尤为热烈。

  哪怕是再不起眼的学派,每天都想着搞点事情。

  墨家作为当世之显学,虽然没得到那些诸侯王的认可,但在民间一直很有市场。

  现如今稷下学宫的墨家,在各种学科领域不断钻研,甚至渐渐忘记了墨家的政治主张。

  这情况也正常。

  毕竟墨家的政治主张从未被认可过。

  在这个礼崩乐坏的时代。

  孔子觉得一切应该遵循周礼,主张回退到西周时代封建制度完好的状态。

  老子主张回退到更早时期,氏族社会“小国寡民”。

  而墨家则代表手工商业者的利益,主张进入一个工商业文明时代。

  和诸位圣人相比,墨子的理念着实有些脱离时代,太过超前。

  这听起来似乎很不错。

  但有的时候,这并不是一件好事。

  社会的生产力跟不上,过早的进入工商业文明时代,会加剧社会的崩溃,导致社会彻底的割裂。

  苏澈在“墨天下”中推演到了这个场景。

  同样的,他在“新墨”中,详细阐述了生产力这个概念。

  生产力是什么?

  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也称“物质生产力”。

  是人们实践能力的最终结果,也是生产方式的一个方面。

  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更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

  为什么手工业商人自由交易的时代无法出现?

  因为生产力不够!

  如果过度推行商业,必然会导致粮食减产,土地抛荒严重,从而让国家出现粮食危机。

  届时一旦有灾害发生,必然国破人亡。

  在春秋时期有过这样的先例。

  而且还不少。

  很多厉害的谋略家,都喜欢用商业贸易,来达到不战而胜的效果。

  简而言之。

  没有商业,人民不会饿死。

  没有农业,人民真的会饿死。

  这也是历朝历代,很多帝王都喜欢重农抑商的原因。

  在秦国推行“商鞅变法”之时,就明文提出了“富其国者境内之食必贵,而不农之征必多,市利之租必重……则民不得无去其商贾、技巧而事地利矣。故民之力尽在于地利矣”的重农抑商主张。

  刘邦同样提出了:“贾人毋得衣锦、绣、绮、穀、絺、纻、罽,操兵,乘骑马”的歧视商人的主张。

  难道说“重农抑商”就只是单纯的瞧不上商品经济所能带来的利益吗?

  当然不是。

  正如商鞅所说:“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之人”。

  这显然也是明明白白的知道商品经济所能带来的巨大利益的。

  但商鞅依旧推行重农抑商的主张。

  因为商品经济的基础正是自然经

  请收藏:https://m.yushufang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