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50章 惑敌_横刀十六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50章惑敌

  燕国精锐三万人左右,其他豪酋部曲加在一起,五万左右。

  也就是说燕国常备兵力八万左右,以燕国的人口和疆域,差不多是极限了。

  当然,大战临头,燕国一定会征集青壮,豪强们也会把家底拿出来。

  李跃思索一阵,发黑云精锐六万,一万骑兵,五万步卒,加上幽州沧州的贾坚、鹿勃早、崔瑾诸镇军,一共十万大军。

  马顾、崔瑾的水军也将派上用场,效仿汉武帝灭卫满,走海路,两面夹击。

  虽说上次尝试失败了,却是遇上了飓风,但也摸清了飓风来临的规律,一般而言,夏、秋两季,多飓风,冬春反而风平浪静一些。

  三百年前的汉武帝时代,就能发动五万大军横渡渤海。

  没道理现在的大梁送不过去一万人,梁国水军虽弱,但燕国水军更弱。

  出兵诏令一下,整个邺城都动员起来。

  粮草、牲畜、战马、辎重、民夫……

  只等天气稍暖,便大军出动。

  正兴三年(359年)带着一场大雪迎面而来。

  小冰河时期,冬天特别漫长,邺城内外银装素裹,屋檐上结满了冰挂,晶莹剔透。

  几日后,风雪稍停,但天气依旧寒冷,冻死了不少牲畜。

  京兆尹在城中设置暖房,全天候供应炭火、热水、稀粥。

  这种天气很难出兵。

  李跃只能等待下去,正月一过,春闱交由常炜、崔瑾、皇长子李仪主持。

  科目早已拟定,除了传统的明经、明算、策问、兵略等科,又增开了一门海事,造船、海战、航线、水文、天象,随便精通一门便可中试。

  专业的事还是要找专业的人。

  李跃在北国搜肠刮肚都没找到合适的人,江东士族却应有尽有。

  沈劲善水战,沈穆夫通海事,贺谦之带来的随从中就有造船老匠。

  而这些江东子弟,大多身兼数艺,兵略和明经只是基础,还有人精通算学、炼丹……

  李跃想起有好几人名字中带着“之”的。

  五斗米跟着士族一同衣冠南渡之后,茁壮成长。

  但经过了葛洪的改造,对儒、墨、名、法诸家兼收并蓄,与儒家伦理结合,道门才算真正有了理论基础,脱离野蛮生长,丹鼎派应运而生。

  道门因此也温和了一些。

  任何事都有两面性,炼丹术如果引导得当,也是一门显学。

  “江东士族真可谓善解人意。”李跃感觉他们比自己还急,连当年孙权的座驾“飞云”都有。

  有了这些东西,梁国水军才算真正走上正轨。

  崔宏道:“陛下若吞并江东,便是正统,他们便是从龙之臣,自然希望大梁一统南北。”

  从他们的角度上看,北方士族掀起的一次又一次北伐,消耗的是江东的精血,北方不是他们丢的,却让他们承担损失,换谁能甘心?

  东晋君臣就是一群寄生在江东身上的虫子

  请收藏:https://m.yushufang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