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43章 上国_横刀十六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43章上国

  “自古两国相争,皆以力胜,以大梁之强,蒲坂就算铜墙铁壁,亦可破之,一伐不成,不愆于四伐、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齐焉。氐秦焉有国力与我大梁对耗?”刘应沉声道。

  结硬寨,打呆仗。

  国力强盛的一方,不需要出奇制胜,只需稳扎稳打。

  这比从河套进兵强了不少,也是李跃听到最靠谱的建议。

  就是耗,耗到关中油尽灯枯,支持不住。

  “若是如此,大梁当有五年之存粮。”常炜脸色一黑,这么弄,压力最大的反而是他。

  李跃踱了几步,今日只是商议攻秦之策,并非真的要付诸实践,不管以后怎么打,首先要把国力养起来。

  “欲破蒲坂,首在邓羌,臣建议行离间之计,疏远苻坚与邓羌关系。”沉默了半天的崔宏道。

  “此策只怕难以成功,苻坚宽仁爱下,极得人心,邓羌骁勇多权略,安能离间他们?”李跃摇头。

  历史上的十六国时代,一生从无败绩的有两人,一个是慕容垂,越打越强,另一个则是邓羌,当年姚襄气势如虹的要挺进关中,被邓羌生生掐灭了。

  姚襄其实是这时代的名将试金石,凡是能打过他的,都是第一流的人物。

  苻洪、冉闵、桓温、邓羌、苻飞,包括李跃自己。

  李跃走到今日,不能只想着投机取巧了,有些硬仗必然无法避免。

  难道当年五国攻秦时不知道从河套绕行吗?

  难道历史上的高欢不知道迂回穿插么?

  当然不是,而是风险太大,粮草就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儿,还有萧关抵挡。

  萧关不仅仅只是一个关口,还有秦始皇修建的整套长城防御体系为依托。

  一句话,自己能想到的,敌人肯定能想到。

  所以从各方面看,刘应建议反而最为可取,就是拖和耗,耗尽关中国力,耗到氐秦自然崩溃。

  苻坚继位这几年,穷兵黩武,地盘打下不少,却并未完成国内整合。

  无法跟梁国相提并论。

  李跃心中颇为认同刘应的建议,“攻秦之前,国力为先,休养生息不可废,大梁国策不可动摇!今年拿下河套养马地,当大力发展畜牧,入秋之后,兵部拟定草原狩猎,总之今后几年,不惜一切代价,提升国力,为大战做准备。”

  车到山前必有路,有些事情,火候到了,国力起来了,自然水到渠成。

  “陛下英明!”众人拱手。

  刚准备散去,杨略在阁外道:“陛下,江东有紧急消息,桓温率兵入建康,废司马聃,立司马丕为帝。”

  慕容恪不敢迈出第一步,桓温却肆无忌惮的行废立之事,晋室权威遭到重击。

  不过说来司马家的皇帝也算悲哀,一直是权臣们的提线木偶,

  咸康八年(342年),晋成帝去世,本应是身为长子的司马丕登基,当时中书令庾冰掌权,惧怕失去

  请收藏:https://m.yushufang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