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34章 国力_横刀十六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34章国力

  一共放归六百三十二人,接近四分之一的比例,成果斐然。

  江东士族占据高位,但中下层的实职还是要靠这些寒门庶族之人。

  魏晋士族蓬勃发展,突飞猛进,垄断官员任免升迁,到了江东这些年,“进化”出清官浊官之分。

  清官不是清正廉洁之官,而是清闲贵重之官,浊官意为地位卑下事务冗繁之官。

  士族子弟以浊官为耻,以任事出力为耻。

  所以具体事务逐渐转到寒门庶族出身的浊官身上。

  “再令江东送些子弟来邺城游学。”李跃若是控制了这些人,江东也就不攻自破了。

  不怕江东滥竽充数,嫡系子弟他们自己留着,李跃要的就是旁系、寒门。

  大梁最吸引的也是他们。

  “尚武堂诸学庞杂,不如改回太学,分门别类,便于朝廷管理。”崔宏拱手道。

  的确,如今尚武堂的确有些杂乱。

  太学就是朝廷设立的大学,汉武帝时,董仲舒建议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

  恢复太学,等于李跃掌握了选拔人才、培养人才的标准,一定程度上能遏制阶层固化,从更长远的角度看,有了太学,算数、工学、医学有了容身之地,能统一学术思想。

  设太学,是董仲舒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关键一步。

  李跃要抬高其他学术,也许经过太学。

  “此事就交由你主理。”李跃给崔宏找了些事做,不能让他太闲,一闲就开始琢磨人心了。

  “唯!”崔宏拱手一礼。

  出征河套的大军押着牲畜陆陆续续返回,只留在高云六千骑驻守。

  蒲坂仍在僵持之中。

  天暖之后,苻坚令邓羌、苻飞二将发动反攻,被王猛轻松挡住,死伤两千余精锐后,又退回蒲坂城中。

  为了抵抗王猛、魏山这五万梁军,氐秦几乎举国之力。

  原本不多的家底,都投了过来。

  沿龙门渡至风陵渡设防近三百里。

  王猛也不急着进攻,就这么拖着、耗着,在营垒中打造各种攻城器械,又下令士卒屯垦,规定每名士卒必须耕种七亩田,由后方提供种子、农具、耕牛。

  摆出一副长期拉锯的架势。

  苻坚若是退兵,晋阳肯定没了,然后慕容垂大军随时南下,并州梁军齐发,三面夹击,蒲坂必定守不住。

  不过为了支持王猛和魏山的五万大军,邺城去年好不容易积累的一些家底,源源不绝送往前线。

  五万大军,还是以步卒为主,对如今的梁国而言,并不吃力。

  从前年对付桓温北伐,到去年狩猎草原,攻取河套,每次出兵,必有斩获。

  而且斩获还是付出的两三倍,这还不算战略利益。

  以常炜为首的尚书台并不反对战争,而是反对空耗国力。

  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则止。

  孙子兵法中早有明示。

  眼看拖到了春耕,氐秦越发乏力起来,关中本就

  请收藏:https://m.yushufang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